论文:支持——成功路上的“脚手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2月28日 09:25:00

  在手工活动中,孩子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及时抓住孩子们出现的问题,针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这里的帮助不是替代,而是一种支持,是一种“脚手架“的作用,使孩子们通过这个“脚手架”慢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获得成功感。

  在这学期中,我在幼儿操作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作了一些尝试,下面结合实例来谈谈这方面的粗浅做法。

  一: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持。

  当幼儿在制作时,老师最好不要打扰,这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幼儿无声的支持。

  实录:这天是第二天来“陶吧”活动,孩子们听说又要到“陶吧”活动,孩子们的脸上都荡漾着快乐的笑容看得出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

  他们专注地俨然象一个个小小的“陶艺师”,真在为雕塑一件珍贵的工艺品,从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神中让你读懂什么是真正的在创造,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呢?只见瞿雪雷小朋友捏了一个上头方下面方的东西,什么呢?他说是一座山,对,经他这么一说,还真象,我又问:“山上有什么?”“我知道山上有树,但我不想捏树,我想捏几个山峰,因为我看见山峰高高低低的很好看,我想把它捏出来。”“好呀!你平时观察地真仔细,把你看到的捏出来吧!”我鼓励他说。蔡少飞就座在瞿雪雷的旁边,这孩子平时不太进美工区,平时对美工活动不太感兴趣,所以美工区他的作品也很少。我今天也特意观察了他,他一开始也拿泥捏了跟瞿雪雷一样的东西,他在捏山峰时特小心,先把泥放在手心搓,但搓得很长、很细,看看不太象就把泥捏成一团,重新开始捏,但发现很直,这时发现他用食指和中指小心地向中间捏,呀,有点象山峰了,他脸上落出了一丝笑容,他又在泥上来回地捏着,只见他越做越有趣,越做越投入,后来用同样的方法做了第二个山峰,这个山峰明显用的时间比第一个山峰少。

  二:动作上的支持:在幼儿反复尝试不能成功时,教师如果不再给予指导,孩子就会失去制作的信心而放弃,着时教师就要即时介入进行指导。

  实录:在美工区的看图折纸中,每天会引来许多孩子,这天胥冰清小朋友也拿来了正方形的纸,看了一会图示,就坐到离图示不远的桌子旁开始认真折起来,刚折了两部,就停了下来,拿着纸对我说:“好难,我不会折了。”我提醒她说:“你不仔细看图,怎么会呢?换了我也不会呀。”她听了我的提示,似乎明白了什么,拿着纸又回到了图示旁。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很有悟性。只见她来到图示旁,用手指着图示一步步看着,在张贴图示的窗台上认真折起来,但折了两步又不会折了,拿着纸,翘着嘴对我说:“我不会折,真的不会折。”我看着她的样子,听着她的口气,感觉她有点要打退堂鼓了,所以光鼓励不指导她是不行了。我就问她哪里遇到困难了?她马上指着第四步,原来和胡陈超小朋友碰到了一样的问题。我就与她一起分析起折法来,先让她找虚线,看看虚线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再找箭头,箭头朝向哪个方向、、、、、、与她分析了几步,慢慢发现她的脸上落出了笑,快乐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怎么折了。“你真聪明,好,那你去把它慢慢完成吧。”我说。她拿着纸回到座位开始慢慢折起来,这次明显慢多了,折一步看看图,对照着是否折对,看着她那专注、认真、投入的神情,真为她那自主学习而鼓掌。不一会儿,她拿着已经折好的百合花好象是欢呼地对我说:“哇!我折好了!我会折了!”眯起了小眼睛,我向她翘起了大拇指。

  三:语言上的支持:

  实录:在玩泥工活动时,看见孩子捏了一根粗粗的、弯弯曲曲的柱子,上面还生出几根长长短短,有粗有细的小柱子,是什么呀?我忙问这个作品的作者胡陈超,“老师,你怎么没看出来,这是我捏的一棵树呀!”听他这么一说,真的,越看越象,好象还是一棵很粗壮的树呢!我又问:“这棵树,怎么光秃秃的,生病了吗?”胡陈超说:“不,还要装上叶子呢!我还没做好呢。”小家伙反应正灵活。我觉得,在孩子活动中,老师向孩子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很重要,这样能打开孩子的思路,也能引发孩子进一步的思考。胡陈超小朋友开始用泥又捏起叶子来,只见他把泥分成大大小小的一块状,捏成了椭圆形状,然后捏在树枝上,一会儿,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展示在眼前。过了几分钟再来看这棵树时,发现在一根小树枝上多了一个鸟窝,这样给树增添了不少生机,我以为是胡陈超捏上去的,真想夸奖他一番,旁边的查英杰说:“这鸟窝是我做的。”一边说一边指着树跟我介绍自己还捏了什么,哦,原来这两小子在合作玩呢!看来,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已很强。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