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启蒙钢琴的训练方法(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26日 19:35:16

  (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广仁先生曾指出,现在琴童学的太苦、太累,有的只是硬学,对培养孩子的乐感不利。比如,我们可以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做做手指操,或编个儿歌、顺口溜,把要讲的内容带进去,灌输给他们,使孩子自己动口、动手。实践证明,通过孩子们自己动口、动手,他们的兴趣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所以一次性教的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内,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讲授新知识,余下的时间可以进行巩固练习。

  (三)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加强识谱和节奏的训练

  正确的弹奏姿势在很多钢琴教学的参考文献中都能找到,主要有以下几点:1.琴凳:首先要学生坐在标准的钢琴凳上(最好不用其他的普通凳子来代替琴凳)。2.体态:学生坐上琴凳后,两脚自然落地或下垂,腰部正直,上身可略向前倾。两手弹奏时下臂尽量保持与钢琴键盘平面平行。3.手型:双手进行弹奏时,上下臂及两手的所有关节(含肩关节)要绝对自然放松,尤其是腕关节及所有指关节必须自然、放松、弯曲;手背是至高点,手腕不得高于手背;腕关节起调节作用,手指与手掌呈拱形,每个手指都自然、弯曲地落在一个琴键上。4.触键:手型正确以后(弹奏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手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触键的正确部位是指尖,大拇指则是用指头外侧前部触键。

  (四)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手指力量、性格、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力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材。如让手型不好、手掌较软的孩子多弹奏固定五指位置的练习曲;让手指灵活性较差的孩子多练习《哈农》等训练手指灵活性的教材;对本身对音乐兴趣一般的孩子多布置一些耳熟能详、旋律性强的乐曲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乐感欠佳的孩子多听录音、开口唱旋律,并在平时练习中多加一些旋律性和节奏感比较强的舞曲。

  (五)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国著名的钢琴家刘泽民曾说:"演奏音乐不只是无动于衷的把音符干巴巴的演奏出来,而必须要体会音乐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置身于音乐当中,运用所学的技术手段,把内心感受到的的音乐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音乐才能感人,才能抓住听众,让人产生共鸣!"在孩子的初学阶段,教师对孩子在音乐情感理解和表达上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比如采用"四手联弹"或与孩子共同完成一首曲子的方法,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乐曲在音乐方面的处理手段和方法。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材的选择

  (一)趣味性

  钢琴教学是从声音角度即效果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但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要想接受这种教学是不容易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特别为初学钢琴的学生,能够正确学习钢琴演奏基础而设计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钢琴教材。教程中所采用的乐曲,除了原作外,还有大家熟悉和喜欢的各国民歌、流行歌曲和改编曲等。《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这套教材,旋律同样生动有趣,简单易于上手,每首小作品都配以活泼形象的插图,很容易让幼儿接受并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它不但在每个单元,每首作品中都配以充满童趣的插图,并且全书还以彩色印制,色彩丰富,插图简单易懂,一看就会,使幼儿一接触便很快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弹奏欲望。如识琴的步骤,是指教师要引领孩子初步认识钢琴的组成:琴箱、琴键(包括黑键和白键的安排规律)等,《巴斯蒂安》(一)册中就形象的利用彩图让幼儿很快了解了钢琴的组成。任何一种学习,不论它的目的如何,在其初始,乃至整个过程中,兴趣的培养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了兴趣,学习个体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有了学习的动机,才有一个自觉自愿的学习过程。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还将影响其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艺术学习一般分为:初级阶段的"感性与体验"到中级阶段的"理性+感性"的严格训练到高级阶段的"自由王国"三个层次。幼儿钢琴教学无疑是属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关键是让孩子入门,即让孩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初步体验钢琴音乐和钢琴演奏。所以其曲目选择更多要考虑到表现的趣味性和情绪的单纯性。

  (二)系统性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孩子理性思维能力发育还不成熟,识谱和理论知识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也正因如此,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成了训练幼儿抽象思维一种途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教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多调性教学法,让学生在弹奏多种调性乐曲的过程中,掌握完整的键盘知识,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各种基础的节奏类型、音程、和弦、音阶、音乐记号和术语。主要的四本核心教程--《基础》、《乐理》、《技巧》和《演奏》,是相互配合使用的,为学生掌握每一阶段的音乐基本概念提供了最完整的材料。《巴蒂斯安》是从认识音名开始,即,CDEFGAB而不是唱do,re,mi,fa,sol,la,si。这就给母语不是英文的小孩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小孩幼年同步学习英语,这个问题则不大。因此,这也给教师在入门教育时如何考虑到国内小孩的特点提出要求。巴斯蒂安中的《乐理》,其他任何教材都没有像这样在学钢琴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学习乐理知识的。即使是不会写字的孩子也可以在这本书上学到很多乐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在书上直接写作乐理作业。但也有弊端,比如在第三册出现的增三、减三和弦等知识点幼儿就较难理解。《巴斯蒂安》入门教材,强调通过钢琴学音乐,移调练习、重视视奏、多弹伴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非常规范,强调了学习音乐这种思路。《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的特点是:采用中央c入门,后逐步转入F、G调,儿童比较容易掌握,让孩子知道五线谱'线'和'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中心音来读谱及能较快地寻找到其他音符的键盘位置。并且对于逐步学习较复杂的节奏、感受内声部及低音旋律、训练手指的触键和跑动、熟悉和理解各种风格均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内容。缺点是对低龄儿童还是比较适合的,使用也比较普遍.但教材不够系统、清晰。由于仅从中央C入门,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围绕中央C上下一个八度内达转转,"容易产生夹臂现象。而且刚入门有点单调,枯燥,且一开始就从一指弹奏,难免造成部分儿童的弹奏手型的缺陷(如兰花指等)。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