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效性
在人类对音乐艺术的传承中,钢琴的学习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钢琴的学习也是引领幼儿走进音乐殿堂,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丰富幼儿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重视钢琴学习的音乐性及实用性培养,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训练,也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教材曲目,弹什么曲子向来就是钢琴教学的主体,其选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所以选择能合理有效提高幼儿学习钢琴效果的教材显得更为重要。《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在课程安排上,虽都有转调、移调、各种伴奏音型的掌握及简单曲式分析的知识学习。但是在具体训练方面,巴斯蒂安的曲目安排更多,实践性更强,注重孩子自己动脑动手,曲目简单通俗,更适合幼儿表演。同时提出了首调概念,对于培养孩子即兴弹奏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且巴斯蒂安的视奏训练对于提高幼儿的读谱能力也有很大帮助,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教程打好了基础。小汤是根据一般儿童的特征编写的,对于儿童间个体差异的关注则存在不足之处。又由于曲目较少,常常是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已过渡到了下一单元,不利于幼儿理解记忆。
三、教师对于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体会
(一)加强对高师学生的职业人格教育,是培养
合格钢琴教师的先决条件钢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与其他各科教师一样,肩负着社会赋于教师的基本职责-教琴育人。钢琴的学习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教琴的同时其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 因此,《钢琴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他们讲述老一辈钢琴教育家的高尚品格,使师范生懂得:一个好的钢琴教师应当使琴童热爱钢琴艺术、热爱音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让师范生真正意识到自己任重而道远!从而产生神圣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
(二)重视启蒙阶段从教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
格钢琴教师的基础启蒙阶段的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琴童今后的人生发展,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启蒙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会导致琴童养成许多坏习惯甚至是错误的练琴方法,严重的会使许多琴童不得不半途而废。 这样的教训在教学过程中屡见不鲜,值得引以为戒。 因此,向师范生强调启蒙教学阶段的重要性,是《钢琴教学法》的重中之重。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合格钢琴教师的保证
对于即将做钢琴教师的师范生来说,全面系统地掌握钢琴理论知识尤为重要, 但在以往《钢琴教学法》的教学中,以书本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客观陈述,教学过程机械呆板、枯燥无味。这种以纯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难以激发和调节他们学习这门课的情绪和动力。《钢琴教学法》可利用各种形式,如教师的私人学生、少年宫等培训机构培训班的学生,按年龄程度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师范生给小琴童上课:或让师范生去旁听系里其他教师的钢琴课,并参与大一新生的课后辅导,在教学中使他们发现问题。事实证明,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给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让他们始终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要求自己,同时看到课堂上所讲的理论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由此产生浓厚的理论学习兴趣,并更好的运用于教学实践。
四、总结
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让儿童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钢琴,会使他们较快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然而,在寻找钥匙的路途中,充满艰辛与汗水,这就需要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了解,需要正确掌握儿童钢琴演奏启蒙教学方法,从而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奠定坚实的音乐修养,早日得到那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去打开音乐殿堂的大门。钢琴启蒙教育对于钢琴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处于启蒙期的儿童学习者。虽然儿童学习钢琴的目的各异,但孩童时期的钢琴学习经历一定会对他日后性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全、智力的发展、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其他各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孩子学习钢琴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钢琴来全面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应该是每一位钢琴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2]王乃禾:《钢琴的弹奏和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3]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北京华乐出版社2009年版。
[4]林崇德:《少儿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期。
[5]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第4期。
[6]约o霍夫曼著:《论钢琴演奏》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