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恰当运用行为动词(1)在幼儿讲述活动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感觉、判断、想象获取讲述相关知识与经验。一般表述为"理解……;掌握……"。如:继续丰富词汇,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学会使用常用副词(如现在、还、非常等)和连接词(和、跟、同等),能理解词义。又如: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2)在幼儿讲述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指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创造性的想象、语言表述。可以是学说简单的对话、句式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的结构等等。一般表述都是"学会……";"掌握……";"运用……"。如: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要求与见闻,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3)在语言领域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指的是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渗透教学的思想,要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因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人的过程。一般表述都是"感受……;体验……的情感"。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幼儿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理念。如"体验合作讲述的快乐""体验图片故事中的教育内涵"等。
3.确立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影响幼儿学习效果特定的限制或范围,旨在说明幼儿在什么情境和条件下完成学习活动。方法则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如:集体讲述、分小组讲述、个别讲述。
4.清晰行为程度在表述目标时,要明确幼儿达到的最低水准或所达到的程度。行为标准可以用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来体现,在行为动词前若加有"初步"、"大致"、"简单"等词,其对应的水平就比原行为动词的低。以"清楚地表达"这一项从不同年龄班所制定的目标为例:小班--逐步学会用简单句讲出图片的主要内容;中班--学习用完整的语句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的内容,能把学到的新词运用到讲述中去;大班--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要求与见闻,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三、制定幼儿讲述活动总目标与年龄阶段目标的实践探索幼儿讲述活动目标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制订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必须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能力,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二是目标的制订应将促进幼儿语言讲述发展作为落脚点,落实到幼儿讲述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并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提炼目标。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讲述经验。
(一)制定幼儿讲述活动总目标1.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2.乐意与人交谈,能清楚地表达。
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制定幼儿讲述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1.小班:
(1)学会听成人和同伴讲话,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3)丰富词汇,学习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主要是名词、动词、人称代词和形容词等。
(4)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5)逐步学会用简单句讲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6)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7)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8)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2.中班:
(1)能注意听别人讲话,在群体中能有意识的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继续丰富词汇,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学会使用常用副词(如现在、还、非常等)和连接词(和、跟、同等),能理解词义。
(4)大胆清楚地回答问题,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5)学习用完整的语句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的内容,能把学到的新词运用到讲述中去。
(6)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7)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8)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3.大班:
(1)有礼貌地听别人讲话和交谈,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4)继续丰富词汇,掌握更多的实词,学会用描述事物不同程度的形容词(如大的、比较大的、最大的);学习一些常用的虚词:介词(如在、向、从等),连接词(如因为、所以、如果等);掌握并能运用一些同义词,语言比较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