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26日 16:44:57

  二、营造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由于少数幼儿生活经验较少,意志力薄弱,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幼儿在幼儿园遭受挫折、碰到困难时,首先想到求助的是妈妈。例如有个小朋友,因午睡时被紧邻床好动的幼儿用脚压在肚子很不舒服而求助妈妈。一小朋友午睡时不想起床尿尿,就经常尿床;与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不愿找教师帮助解决,回家找妈妈。尿床,妈妈就向老师提出的要求不给孩子喝汤;争执,妈妈就直接找上门去理论;睡觉被脚压着肚子不舒服,妈妈想到的是换床……。为什么妈妈们就想不到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再请老师、家长帮助解决。一般说,家长注意避免幼儿在生活中遭受太大的挫折,这不意味着一切由大人包办或是置孩子在一个毫无困难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幼儿成长的道路漫长,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只有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才能让孩子在认识上、能力上、心理上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应付自如。凡是遇到事情做父母和教师,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适时指导。

  三、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在自主中提高幼儿的行为习惯。

  许多幼儿生活习惯不好,分析生活处理能力差的原因就是缺乏锻炼,事事都是大人帮助,甚至家长、教师代劳造成的。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如:夏天穿衣较少,行动自如可训练小班幼儿擦鼻涕、擦屁股,大小便后会自己提裤子,着装可从脱裤子--穿裤子--穿脱开襟衣服--穿脱套头衣服等,来园离园自己背小书包。完成作业后会整理文具;千万不能来离园时书包在家长手上,缺了文具是家长发现的;明明是个能干的孩子,家长一出现就什么都不会了……。教师和家长也不能因班上孩子多或上班赶时间等客观理由不给孩子实现"我能行"的机会。只有经常反复训练,循序渐进,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才能使孩子摆脱大人照顾,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中,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如: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会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会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生活中那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然后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大家以后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经过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强化,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养成了排队、不推挤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注重情感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现象: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好多成语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以前我带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为一个玩具你争我抢,谁都不让谁当我发现时,我说:"你们怎么了?"这时两个孩子都一起叽叽喳喳的说,我让他们一个一个的说,当他们都各自说完自己理由的时候都还是有些不服气。我转移了一个地方然后拉着他们的小手,让孩子再复述一遍理由。说完孩子的情绪明显平复了好多,这时我告诉他们要互相谦让,互助互利。然后我问他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孩子们回答说:"没有了"。我说:"那你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孩子们回答:"嗯"我笑笑的说:"那就握握手吧"。这时我并没有判断他们的对与错,而是用心听他们倾诉,孩子把他们要说的话都说完了其实问题也就解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过多参与我们的主观意见这样会对另一方有不公正的现象。所以平时我们不能光注重知识的灌输,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培养中,不要光注重知识,更要注重情感挖掘,我们要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去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这些都像是艺术,我们多看一看,听一听,多试试怎么做,我觉得教育可能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等。  随着幼儿期的孩子要求独立性的愿望增强,这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的好时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平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也不能光靠几条规矩来执行。这时期在给孩子做日常清洁卫生时,要逐渐地给他灌输卫生的知识与概念,告诉他什么是脏的,什么是干净的,教育他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脏东西、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吃手、不挖鼻孔、不抠耳朵,要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要定期给孩子剪指、趾甲,这时期孩子的手到处乱摸,手指甲一定很赃。在给孩子洗脸、洗手时,要开始教孩子自己来洗手,教他怎样用肥皂,如何洗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基本生活的自理能力,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孩子吃饭时不专心、喜欢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小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作为教师光提醒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怎么能让孩子自觉遵守纪律呢?我们为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吃饭吃得认真,不发呆,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哪组做的最好就评为"优秀小餐桌"的称号。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争着当"大小孩",不像"小孩子"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吃饭时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我们还应该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帮助孩子每餐膳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宜过急催促。每次盛饭不要过多,吃完后再添,有利刺激孩子吃饭的积极性。如果各餐食品种较多,要一样一样地分,不要全部放在饭碗里,使孩子吃时不方便,容易贪多嚼不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睡眠质量。要使孩子睡得好,要注意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睡,按时醒。一般地,孩子在幼儿园每天中午睡1.5-2小时,晚上在家中应该睡10小时以上。作息制度一旦订立,最好坚持一贯,也不是一刻都不能差。根据季节、假期可作适当调整。平时在幼儿园我们应该表扬那些能安静、迅速脱衣服鞋袜、睡下后自觉闭眼、不乱动、不讲话、较快入睡的幼儿。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