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民间童谣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应用(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5月15日 21:14:02

  2.童谣作为活动过程中间推进环节的策略

  良好的学习活动具有鲜明的线索贯穿始终,让活动饱满而集中。运用童谣不仅可以让活动主题更鲜明,也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操作,沉浸在浓郁的活动氛围中。在需要幼儿实践用手操作的活动时,童谣的反复出现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操作技巧、提高表现表达技能。

  中班的学习活动《画螃蟹》活动展开阶段,胡春梅老师用以前教过的一个手指谣让幼儿对于螃蟹的特征再次来个巩固,"一只螃蟹八条腿,脑袋尖尖在喝水,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爬……"胡老师强调了螃蟹的一个特征,"大拇指是螃蟹的两个大眼睛,左右四个手指是螃蟹的四条腿,一共八条腿。"以此来作为一个作画的要求,是一个"立体展现",幼儿很轻松地就掌握了绘画的方法与步骤。

  3.童谣作为活动总结的策略

  活动的结束阶段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好的结尾应该是帮助幼儿系统梳理整个活动的内容、又让幼儿感到活动圆满结束却又恋恋不舍而回味无穷的,而童谣的适当运用不仅形象生动,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

  中班的活动《团结友爱亲又亲》中,活动结束了,唐正秀老师这样结尾:"一颗星,冷清清。两颗星,亮晶晶。三颗、四颗、五颗星,汇成星河放光明。一个人,孤零零。两个人,喜盈盈。三个、四个、五个人,团结友爱亲又亲。"让幼儿懂得只有团结友爱,大家才会生活幸福。

  当然,在一个整合活动中,上述手段并不是单一的,既可以出现单一童谣,也可以多首童谣并存,既可以在活动开始时出现,也可以在中间或结尾出现,更可以根据需要同时使用,使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在课题实施的进程中,老师们共同参与,对课题的流程和实施环节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也做了相应的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教学磨练中成长起来,增强了科研意识,建立了园本教研的良好机制,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真正体现了科研促教研。两年来,教师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王荣老师执教的四川童谣《小白眼和小黑眼》在"与上海接轨"的园际交流上展示获好评。陈莉萍老师执教的广东童谣《何家公鸡何家猜》在盐城市名老师展示活动中得到了专家、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在幼儿园"六十周年园庆演出"中,孩子们表演的上海童谣《快乐游戏》深受观众的喜爱,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组员们也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撰写活动方案、活动案例、写童谣论文等,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资料。

  (五)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园本课程

  经过童谣分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适合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孩子的童谣课程,为幼儿传统文化教学的园本课程资料的收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通过课题研究,连接了亲子活动的纽带

  童谣的学习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让家长们也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他们大多对民间童谣都很熟悉,孩子们在家里吟唱时,家长们也时时加上几句,有的孩子在家里还当起了小"老师",教给爸爸妈妈说童谣,有时家长还会教孩子一些幼儿园里没学到的童谣。这样,在孩子与家长的互学互教中增进了亲子感情。

  七、课题研究的启示

  1.要摆正本土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新《纲要》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民间童谣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多数是用本土方言演绎的,如果把其中富有特色的本土方言转化为普通话,童谣语言的精髓可能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了,教育价值也会降低。在民间童谣的学习中适当使用本土方言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在其他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使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应以普通话交流为主,以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在童谣教学的设计上要体现内容的层次性,给每个层次的幼儿提供可供发挥的空间;在实践指导中,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其内部的心理、意识倾向、兴趣爱好及外部的学习条件、家庭环境等,有的放矢,开发其潜能。

  总之,童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放大镜和望远镜;是幼儿真善美心灵启蒙的钥匙和向导;也是幼儿天真遐想的翅膀和跳板。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理应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而这种欣赏、了解、表现的能力,就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储备。幼儿在学习民间童谣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他们认知水平的限制,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民间童谣所表现的民俗、意境等,还不能完全理解民间童谣所传递给他们的全部内涵。但是,这些带有浓郁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教育所渗透给孩子的民族精神,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会在他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