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激发教师参与园本培训的学习热情(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6月05日 10:28:43

  在两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各组老师积极合作,争先恐后地发言,而且随着活动的深入老师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叙述越来越有条理,评价越来越直接、到位,争论激烈时甚至"斯文扫地"地抢夺话筒发言。在这样热烈而有激情的学习环境中老师们忘记了不好意思、忘记了给人"留面子",活动结束时老师们才发现近三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本次活动让老师们逐渐清晰该如何引导孩子自主探索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2.针对热点问题的案例式培训。

  比如我们在对教师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培训时,为了帮助教师理解科学领域"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等理念,我们选取了本园优质课竞赛中的科学活动《使物体站起来》、《有趣的光》等为载体,进行案例式培训。主要流程如下:

  首先,观看案例;第二个环节,讨论分析案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哪些地方体现了"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还可以怎么做更好;第三个环节,总结、迁移。

  通过这次活动,教师们对幼儿科学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理解。

  3.针对疑难问题的"头脑风暴式"研讨。

  其实每位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难于解决的困难,但碍于面子或其它原因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我们采用"头脑风暴式"研讨,鼓励教师发掘实践中的"真问题",集中大家的智慧来集体讨论,探寻解决办法。比如:每个班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听话"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研讨。主要流程如下:

  首先,按年龄段将教师分为四个组;第二个环节,确立研讨主题:怎样让"调皮"的孩子变得"听话";第三个环节,各个组的每一名成员写出自己的体会;第四个环节,同组相互交流找出本组达成共识的几个方面,由记录员写出来;第五个环节,各组选派讲解员进行讲解,同大家分享;最后,组织者进行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各年龄教师段讨论形成了本年龄段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对日常工作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4.教师角色多元化,人人都是培训者。

  集体智慧的力量很强大,如果教师在园本培训中总是被动接受者,总是被安排、被组织,久而久之,老师们就不会去主动思考。因此,我们探索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培训者。于是,我们开展了教师轮流进行的"问题课题汇报"活动;教师轮流进行的"学名师讲名师"活动;教师轮流进行的"读名着、读名篇"活动等,同时,我们还会选取有代表性讲座的到我们帮扶的结对园讲。从本学期的开展情况来看,这样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参与热情。为了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轮到开讲座的老师会积极查找资料,反复分析与斟酌,主动去找同事、领导请教,这样的活动对作为"培训者"的教师来讲是她参加十次培训也无法达到的。

  三、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

  我们都知道,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其实,每一个人,包括我们幼儿教师当然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因此,在园本培训中,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能有效调动教师参与园本培训的学习热情。

  1.以小组为单位评价教师。

  我们一般不对教师个人进行现场评价,而是对学习小组进行现场评价。这样的方式能充分激发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使她们为了本小组的荣誉积极发言、回应,营造积极、宽松的研讨氛围,激发教师主动思考、辩论的兴趣和激情。

  2.以量化的方式评价教师。

  我们一般采取打分这种量化评价的方式对各小组在培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发言一次记一分、辩论一次记一分、完成阶段任务记一分等。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公平、让教师容易接受,又有利于操作。

  3.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评价教师。

  小组互评使教师不但被评价,也有评价他人的权利,容易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评价也更全面、公平,避免组织者一人说了算。

  总之,激发教师参与园本培训的学习热情是提升园本培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保教质量和教师职业归属感的重要途径,教育管理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尝试,探寻激发教师参与园本培训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