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教学素材和选择展示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多用故事、情景表演、桌面表演等方式,中大班幼儿多用录像、参观等方式。同时注意正面行为的演示多用现场表演,负面行为的矫正多用录像。例:中班抢椅子情景的回放、争抢图书等。可以将表演拍成录像播放,会增强真实性,减少表演中的负面影响。
2、环节二--组织交流讨论,寻求答案
当教师将幼儿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并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种初步的体验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共识"尤为关键。幼儿在上一流程中的初步体验有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会产生与之学习目标相斥的想法。此时,需要教师不断的引领幼儿结合情境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并分析、判断行为的对错及缘由,引导幼儿真正理解、内化某些行为,产生正确的观念。
3、环节三----开展行为实践,获得体验
经过第二个流程,幼儿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正确的观念,观念应落实在行动中。"开展行为实践,操作运用"是社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地练习、模仿,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某些行为,并强化转变为一种习惯性的正向行为。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训练,是引导幼儿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也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练习掌握本活动的要求。
(二)归纳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素材选择和运用的策略
1、素材选择策略:
在我们这里,其素材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直接收集或搜索到的现成的数字化的素材,即现有的优秀课件和其它软件材料。如: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的标志"、故事图片"猴子过河"等等;二是根据社会活动需要,对还未数字化处理的文本、图形、声像媒体及其它等资料进行有机筛选、裁减与制作等的素材。
关于素材选择注重如下:
1)突出价值筛选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内容很多,仅就民俗文化内容而言,就包括传统节日、名胜古迹、民俗礼仪、民居建筑、民间工艺、饮食与服饰和生肖文化……都有适合幼儿了解与学习的内容,但如何把握最适合孩子、最有效、最能发展其社会性、最有价值的素材却并非易事。此时就需要教师不以成人眼光或成人经验代替幼儿选择,而是从幼儿相关经验和兴趣入手,进行筛选,点面结合,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例如:"风筝"活动,教师充分挖掘选材的文化内涵,如风筝图案上的寓意(年年有余)、民间流传的放风筝的传说、风筝的由来、潍坊风筝节等,这些教学点的发掘,使得社会教学-风筝和科学教学-风筝、以及美术教学风筝的教学重点有了根本的区别。
2)关注有益有效
选择素材既要符合幼儿年龄和兴趣,又要尽可能来自幼儿生活,减少知识本位,在处理上还要考虑活动形式的自主参与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渗透性。可尽量收集、利用和该活动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包括游戏、故事、儿歌、童谣、歌曲、图片、录音录像资料等,广泛参考和整合其它领域教材和书籍中的相关资料作为社会活动的素材。
3)彰显适宜适度
素材选择不是以越多越复杂来判断,而是要善于精选,懂得舍弃。因社会活动内容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把所有涉及到的内容都用于我们的活动中来,既不可能也不实际。素材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便利性,即素材的准备尽量不受区域场地的限制,有普遍性和推广意义。再如:活动中有一些好的素材可以作为活动之前的前期经验准备,也可以放在后期进行延伸活动来锦上添花,而不是一股脑儿放在一个活动中形成量大、点多,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局面。
2、素材运用策略:
1)借"文学作品"为媒介,萌发情感共鸣
借助蕴涵社会教育寓意的文学作品,并以此为媒介,建立起社会教学活动与幼儿情感互动的通道,给幼儿敞开一个广阔的文学情愫和情感世界,唤起幼儿共鸣, 有利于充分发挥素材的作用。如:"我会排队"、"我是霸王龙"社会活动,就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让幼儿在体验之后,萌发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逐步完善社会性行为的。
2)以"游戏体验"为桥梁,引发思考研究
以游戏体验为桥梁的素材,区别于故事与谈话等,幼儿可以从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思考行为和解过的关系。如:为了增强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意识,通过以"鸡蛋宝宝玩游戏"为桥梁,让幼儿思考并探索研究如何把鸡蛋从罐子里很快地拉出来,丰富体验,以此自然而然地主动建构起轮流、分享与合作的经验。再如"马路上的标志"活动,为了提高并渗透中班孩子规则与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从马路上的标志入手,紧紧围绕"马路上的标志"筛出几个孩子容易掌握的红绿灯、禁止标志,并以"小老鼠逛公园" 帮小老鼠忙的身份,引领幼儿了解标志的含义。
3)凭"生活经验"为通道,催发情感抒发
运用"生活经验"的素材,可以是"情景表演",也可以是"场景再现"。还可以是"热点讨论"或"经典话题"。例如:2008奥运会,这样,把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和心理上的情感需求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依据,捕捉每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拉近社会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把发生在幼儿身边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件融化为社会活动的素材和内容,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巧妙利用节日资源、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抒发情感。可以说是方便有效的良好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