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5.艺术领域
(1)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3)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四)整合教育活动
1.整合教育的概念
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将各个领域的活动整合在单元主题下,在一个活动中将各个领域贯穿,从而促进儿童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2.整合教育活动实施特点
(1)教育目标的整合
包括三个维度的发展
(2)教育内容的整合
包括多个领域的活动内容
(3)教育资源的整合
幼儿园、家庭、社区
(4)幼儿发展的整合
实施系列活动,发展儿童经验
二、游戏活动的指导
1.合作游戏一般适合( )的孩子
A. 2-3岁 B. 3-4岁 B.4-5岁 C. 2岁以上
(一)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1.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一种主动、资源、愉快、家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发展的最有效有段
2.游戏的基本特征
(1)自主性(本质属性)
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2)非生产性(非功利性)
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
(3)愉悦性
游戏中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4)虚构性(假象性)
3.游戏的种类或类型
(1)按认知发展水平分:
感觉机能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2)按社会性发展水平分: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3)按教学要求(儿童行为表现)分: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
4.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
(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4)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依据
(1)幼儿发展特点决定
(2)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决定
(3)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决定
2.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2)以游戏组织幼儿园的各类教育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求
(三)幼儿游戏的指导
1.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1)游戏材料的提供者
(2)游戏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游戏的引导者
(4)游戏的观察者
2.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2)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的游戏
(3)以间接指导为主
(4)根据幼儿游戏发展的特点指导游戏
(5)依据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
(1)介入的时机
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的时候
当游戏秩序(规则)受到威胁或破坏的时候
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并准备放弃的时候
当幼儿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巧方面产生困难时
(2)介入的方式
外部干预: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