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干预:指成人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3)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注意点
分层次指导
慎扮演“现实代言人”的角色
及时退出
4. 不同游戏的指导
(1)角色游戏的指导
做好工作计划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做好场地、设备、玩具等的准备和投放
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间接指导为主
加强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做好游戏结束时的整理和总结工作
(2)结构游戏的指导
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
帮助儿幼儿了解结构材料和相关操作技能
引导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构造
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
(3)表演游戏的指导
表演游戏主题的确定
表演游戏物质条件的准备
表演游戏的角色分配
表演游戏过程的指导
(4)规则游戏的指导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编制适合的规则游戏
教给幼儿游戏的方法,积极开展游戏
不同年龄班指导的重点不一样
练习:案例分析
大班的洋洋想玩“开车”的游戏,他画了很多奖券,还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特等奖自行车一辆”
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推给她一把小椅子,告诉她:“给你,自行车!”童童高兴地骑上去。
强强也来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还是推给他一把椅子,强强也很高兴地骑上去,两脚模仿着脚踏板的动作,蹬个不停。
老师也来了,洋洋高兴地让老师摸奖,结果老师也摸到了一个特等奖。洋洋迫不及待地把一把椅子推给老师,还说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了一辆自行车!”可是老师却说:“你这自行车一点也不像,怎么没有轮子呀,应该给它装上轮子呀,应该给它装上轮子”
洋洋低头看着自己的“自行车”,愣住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洋洋忙着按老师说的给他的“自行车”装上轮子,开奖活动不得不停了下来。
请问:老师对洋洋的干预合适吗?请对洋洋的游戏方式和老师的干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
回答要点
1.判断
2.儿童的游戏特点:虚拟性及在案例中的表现
3.教师干预中的问题和所带来的危害
4.合理的干预方式
分段回答
字数不少于200字
三、生活指导
(一)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和教育意义
1.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是幼儿初步适应集体生活的开端
(2)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2.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1)入园和晨检
(2)晨间活动
(3)早操
(4)盥洗
(5)进餐
(6)教学活动
(7)游戏活动
(8)户外活动
(9)午睡
(10)饮水
(11)离园
(二)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1.常规的概念和类型
(1)常规的概念
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的规范
(2)生活活动的常规
进餐
饮水
盥洗
如厕
午睡
(3)教育教学活动的常规
游戏活动
教学活动
社会交往活动和要求。
2.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1)基本原则
严格要求,毫不懈怠
共同合作、持之以恒
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榜样激励、正面强化
(2)培养方法
榜样示范法
渗透教育法
表扬激励法
家园共育法
图示观察法
游戏练习法
(三)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