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凡是听说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当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并在活动中锻炼听说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听说游戏活动兼有游戏和活动双重性质,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具有从活动入手,逐步扩大游戏成分的特征。由于听说游戏活动带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活动开始时,教师需要交待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并且示范游戏的玩法。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逐步掌握游戏规则后,再放手让幼儿独立进行游戏。应当说,听说游戏活动开始时以活动的方式进入,而最后以游戏的方式结束,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始时体现得最为明显,而后随着幼儿熟悉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少,直到幼儿全自主地进行游戏。
听说游戏存在着三种转换:
(1)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听说游戏刚开始时,由教师主导创设游戏情景,交待游戏规则,幼儿只被动观察听讲、思考,当他们产生兴趣时,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参与游戏,在掌握规则之后,尝试自己游戏,最终完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由外部控制转换为内部控制的过程。
(2)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转换。无论教师如何提供游戏的场景,在听说游戏刚开始时,幼儿所处的仍然是真实情景。教师向幼儿交待活动内容,解释活动规则,甚至示范游戏玩法,此时幼儿均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思考,所有的一切对他们仍然是真实的环境。随着幼儿自己参与游戏,他们开始扮演某一角色,并想象可能有的情节、动作、物品、语言,于是幼儿所处的环境便发生了变化,成为假想的情景,听说游戏活动因此发生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的转换。
(3)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幼儿刚开始参加听说游戏时,外部动机决定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听说游戏活动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的成分越来越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得以充分发挥。随着他们对听说游戏规则的掌握和游戏内容方式的熟练,他们在活动中保持着越来越明显的内部动机。幼儿能否将外部动机转换为内部动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听说游戏是否真正具有游戏的特点,是否真正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幼儿自己能否真正地玩起来。否则,在活动中,幼儿便无法实现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换。
二、听说游戏活动的主要类型1.语音练习的游戏。这类游戏是以练习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辨音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活动。它的形式和结构都较简单。在听说游戏中,着重为幼儿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以利于幼儿学习或复习巩固发音。可以让幼儿着重练习他们感到困难的或容易发错的语音,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方言干扰音的练习、普通话声调的练习、发声用气的练习等。但每次练习的语音不要过多,以免难点过于集中,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
2.词汇练习的游戏。这类游戏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法为目的的。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积累词汇,增加口语表达的内容。用听说游戏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词汇,是专门考察幼儿对词汇敏感程度的机会,这类集中学习词汇的游戏,着重引导幼儿练习词汇运用的经验。
3.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学前阶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地积累句型,按语法规则组词成句,这是他们语法习得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听说游戏是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练习,可以让他们通过专门的集中的学习迅速地把握某一种句法的特点规律,并在尝试运用过程中提高熟练使用的水平。在游戏中学习句型,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幼儿可以产生较高的积极性。
4.表述能力练习的游戏。这类游戏是以训练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它要求幼儿语言完整、连贯,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这种游戏主要在大班进行。
三、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目的、方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第五节 早期阅读一、早期阅读活动基本特征1.早期阅读活动需要丰富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经验,因而需要向儿童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阅读环境包括由宽松阅读氛围和浓厚阅读气氛构成的精神环境、由丰富时间和广阔空间构成的物质环境。
2.早期阅读活动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联。早期阅读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众多有具体意义、形象生动的阅读内容,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还要将图书的主要意思以口头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阅读活动应与讲述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3.早期阅读活动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早期阅读是一种整合性教育,它贯穿于各种活动中,应与语言教育活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早期阅读还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结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书面语言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