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用:分析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之处。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体从环境中获取信息时所用的基本的信息加工技能,以及记忆中信息被操作、加工和组织的方式,明确儿童操作、加工和组织信息方面的发展特点,并学习把这些基本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认知单元一、图式二、映像三、概念或范畴四、判断第二节 信息加工过程一、信息加工的阶段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三、记忆测量四、元认知五、简评住处加工的认知研究[考核知识点]
1、信息加工的过程。
2、引起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的原因分析。
3、儿童注意的发展规律。
4、短时记忆的几种策略及儿童运用这些策略的能力的发展。
5、元认知的几种基本过程。
6、评价信息加工理论。
[考核要求]
一、认知单元l、认知:图式的概念、映像的概念、概念或范畴的概念、判断的概念。
二、信息加工过程1、认知:感觉登录的概念、知觉的概念、短时记忆的概念、信息块的概念、元记忆的概念、长时记忆的概念。
2、领会:信息加工的阶段、引起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年幼儿童的知觉发腱状况、记忆的测量方法、儿童注意的发展规律、短时记忆的几种策略及儿童运用这些策略的能力的发展、短时记忆的局限性及支解决它的局限性的相关对策,价信息加工理论。
3、应用:根据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学习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体获得语言的整个发展过程,包括语言准备、语言发展两大阶段,理解儿童在各个语言发腱阶段上呈现的特点,掌握影响最大的三派语言获得理论,了解各派理论的合理观点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一、语言产生的准备二、语言理解的准备第二节 语言发展期一、语言的发展二、词义的发展三、句子的发展四、语用技能的发展第三节 语言获得的理论一、环境论二、先天决定论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考核知识点]
1、语言准备期的几个阶段。
2、儿童语音的发展。
3、儿童词义的发展。
4、儿童句子的发展。
5、儿童语用技能的发展。
6、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三种语言获得理论的内容。
[考核要求]
一、语言准备期1、识记:语言获得的概念、牙牙语的概念、被动性语言的概念。
2、领会:婴儿对语言的敏感性的表现。
二、语言发展期1、识记:不完整句的概念、单词句的概念、电报句的概念、语用技能的概念。
2、领会:1)儿童在使用词的过程出现的词义扩张的表现、儿童在使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词义缩小的表现。2)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儿童对时间词的理解、儿童对人称代词的理解的发展、幼儿对物量词的使用状况。3)儿童理解句子与使用句子的特点。4)儿童话语发展的特点。5)对2岁儿童说话的语用技能发展的研究发现、对四岁儿童根据听者的情况而调整其谈话内容的能力的研究发现。6)幼儿对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3、应用:能够从实践中找出支持本节理论的实例。
三、语言获得的理论1、识记:语言获得装置的概念。
2、领会: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三种语言获得理论的内容。
3、应用:环境论、先天决定论、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三种语言获得理论的对比。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关于智力的一般理解,理解几种主要的智力特质结构理论,懂得智力测验的基本性质,知道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明确智力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智力发展、变化的因素分析,知道智力发展存在的个别差异。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二、智力的持质结构理论三、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第二节 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二、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第三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一、智力的成长曲线二、智商的稳定性问题三、关于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四、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考核知识点]
1、对智力的一般理解及智力的一般理论。
2、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
3、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4、麦卡尔提出的儿童早期智力发展阶段的模式。
5、智商的稳定性问题及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6、智力优异儿童的特征。
[考核要求]
一、智力的一般理论1、识记:智力、一般因素,特殊因素,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2、领会:二因素说、塞斯顿七因素说、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吉尔福德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对智力的一般理解二、智力测验1、识记:标准化的概念、常模的概念、信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智龄的概念、智力商数的概念、离差智商的概念、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