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C 【解析】高峰体验是指本人在追求之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顶峰时所获得的感觉,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科学家获诺贝尔奖、收到理想大学通知书的感觉,都属于这种体验,而观众观看人类登上月球,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没有亲身实现这种追求,所以不能算是高峰体验。
68.A 【解析】本题的“种差”是目的:使理论不被否证;行为:修改或增加假定;结果:该理论不能被否决。根据这个种差,B不可选,不符合结果的种差。C不可选,因为符合目的的种差,也不符合结果的种差。D不可选,不符合目的的和结果的种差。正确答案是A,完全符合三个种差。
69.D 【解析】行政许可必须由市民、法人等进行申请,A不符合这一点,B网吧被吊销执照也并不是申请之后的结果,C虽有申请,但申请对象却不是行政机关,所以不算行政许可的范畴,D项既有公民的申请,又有公安部门的批准,所以属于行政许可。
70.C 【解析】要注意到本题是选择不符合条件的论断。本题的“属”是“方法”,根据此点无从选择,所有选项都是方法。“种差”是方式:“直接”;性质:表示于外;方法:口头或书面。A、B、D都不能选,符合所有的种差条件,只有可以选,因为不符合方法的种差,不是口头或书面的任何之一的方式。所以正确答案是C。
三、事件排序
71.B 【解析】必须要先建造陵墓,才能绘制壁画,因此C、D可以排除,而不可能建造陵墓之后马上就被盗,所以A可以排除,B的顺序是比较合理的。
72.C 【解析】病人只有患病之后,才能用药,用药无效之后,才能告状,媒体也才能进行报道,所以B、D显然是不正确,而病人在刚刚用药之后不可能对药效进行鉴定,所以A也不能选。
73.D 【解析】显然,(1)、(5)描述景色的两项应该是在一起的,所以A、B、C都可以排除。
74.D 【解析】本题主要讲述一场战争的情况,不难推断出,只有先征兵,才能作战,所以(5)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样A、B被排除,另外,只有“征战”之后,才能出现“残部”,所以C也可以被排除。
75.C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一件谋杀案件。(2)和(5)的顺序不好判定,但是(4)显然是在(5)之后的,而将嫌疑聚焦在一名职工身上的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前襟上有一块补丁。由此判定(1)、(3)的排列顺序,将二者结合起来,只有C符合条件。
76.D 【解析】古浮游生物尸体的沉积,是石油形成的最前提的条件,所以(5)应该是第一位,由此可以排除A、C,有机物只有经过化学变化之后才能变成石油,所以(3)在(2)之前,所以B也可以排除。
77.C 【解析】这是一个史实题,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使刘备信服,拜其为军师,由此就可以断定C为应选项。
78.C 【解析】商品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以(3)在(1)之前,排除A、D,社会分工扩大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产生,故B也不正确。
79.C 【解析】地球生物圈,可以排除B。然后根据常识,生命起源于(4)简单有机物,排除D。有机物体经过合成形成(3)生物大分子,产生(1)生命单体,继而产生(2)原始水生物。故答案C正确。
80.B 【解析】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那些采取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提高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淘汰了富裕的劳动力,造成了工人失业率的上升,贫富差距也由此加大。由此选B。
四、演绎推理
81.D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要选择论述所依据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应该与题干中论述的说法一致。A项的说法与题干第一句话就矛盾,显然错误;B项题干中只说明作家的晚期小说没有严格的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并不意味着作家就意识不到这种成规的存在,B也不能选;C项题干中并没有说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情况,故C也是不能选的。
82.A 【解析】从题中看出,1999年之后,国产汽车的平均油效没有变化,但是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的平均油效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的减小,这只能说明进口汽车的平均油效在不断的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错误而A正确;C项从题干的第一句话可以判定,到1999年,国产汽车的平均油效是低于进口汽车的;D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到,也无法推断,因此不选。
83.D 【解析】本题的主要结论是工业部采取高效的节能措施导致了工业能源总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找出另外一个导致降低的理由,D项用低价替代物替代高价石油,促使石油的消耗总量的降低,刚好符合条件,所以当选。
84.B 【解析】要降低盗窃发生率,需要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大对盗窃犯的惩罚力度,二是重新引入对销售该设备的限制。题干要求强化第二种办法的作用,那么就要弱化第一种方法的作用,也就是B项的内容。
85.C 【解析】由题干可知,胆固醇水平下降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增加每天进餐的次数,第二个是每天摄入的食物总量不变,也就是说要“少吃多餐”,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多餐的同时,也“多吃”了,所以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并不能降低。根据这个推理,A、B、D项说法有误,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