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7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7月11日 23:53:06 

38 . [答案】 B 。【 解析]“明确目标、集中梢力”是最常用的搭配,因此正确答案选B 。
39 .【 答案】 D 。【 解析]第三空是关键,根据语气可以判断这是一种不可能的假设,只能选“除非”,因此正确答案选D 。
40 .【 答案】 A 。【 解析】 第一空与后文联系看,强调的是观察细致,因此填“明察秋毫”;第二空与“细致”相结合共同作“观察”补语最恰当的是“周密”;第三空领导形成了“威慑力”,员工自然就无法“搪塞”。答案选A 。


  21.     解答:B
  词语的选入重点是与整个文段中语境的结合。“轻重缓急”与句中“着重解决”形成了极好的语境对应。
  此外,从排除法的角度,“可持续性”是要坚持的大的原则,而不是需要“注意”的小的事项;“孰轻孰重”为疑问的语气,直接排除;文中主要谈论的不是次序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应有所侧重,“先后次序”亦不能入选。
  22.   解答:A
  “削足适履”为了将大脚塞进小鞋而把脚削小,喻指不根据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与句中“因版面限制而砍综述、删注释”形成极佳的语境对应。
  其他词义——扬汤止沸:把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以图阻止住沸腾,比喻不成功的补救办法,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把弯曲的东西扭过了头,从而弯向另一面,比喻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分;舍本求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23.  解答:A
  解决本题的重点在于语感,即语言习惯的问题,同时,两个词的选择题更适合用排除法来解决。
  从第一空的选词来看,“提升意识”的搭配毫无疑问是不恰当的,排除D项。对于第二空的选词,可以轻松地排除掉“结果”和“需要”,“必然要求”的搭配是最恰当也是最符合语意的。
  24. 解答:D
  本题最大的争议在C和D上。“一次同余论”的研究属于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是相对的,在别人没有研究出更好的成果之前,目前的成果是有它明显的独创性和继承性的,但不能说是绝对的独创性和继承性。
  解答本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充分考虑作者的意图。通过逐个选项代入细细体会我们可以明白,作者是想从论证的角度来说明中国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及其成果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勿庸置疑,而“明显”一词最符合论证的语言需要。
  25. 解答:A
  本题较为简单,结合常识,广播电视和报纸对于不可能 “干扰”、“引领”甚或“控制”社会舆论。
  26.  解答:C    本题难度不大。渗透强调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此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间用“渗透”较为恰当;强调一方会导致对另一方的“轻视”,排挤一词不当。

41.D 解析:第一项等于第二项乘以2加第三项,依次类推。
42.C 解析:三角形两底角之和减去顶角然后乘以2等于中间的数。
43.D 解析:前一项的分母加分子等于后一项的分子;前一项的分母的2倍加分子等于后一项的分母。
44.D 解析:两两之和等于一个数(11,10,9,8,7)的平方。
45.C 解析:3、5、7、9等平方加减5。

今年数学运算试题有三个特点:第一,传统典型试题如“行程问题”、“人数问题”等连年出现的题目,今年没有出现,詹凯老师在大纲点评当中就明确指出,今年试题将“突破传统”;第二,试题难度相对平均,没有过难的题目,能一眼选出答案的题目也很少;第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15道数学运算试题当中,有6道题的答案是“B”,比重较大。
46.【答案】B。
【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这道题只要看清楚“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x>y>z”这个条件,很容易发现,B选项的值恰好为1,符合题目要求。
47.【答案】B。
【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这道题并没有太大的技巧性,从两个方向求解都能得到正确结果:或者解方程,或者带入法求解。求解的时候注意计算不要出错就行。

48.【答案】C。
【新东方名师詹凯解析】詹凯老师在国考基础班、专项班、冲刺班当中对“等差数列的运算性质”做过详尽的解析。等差数列有两条最重要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平均值等于正中间的那个数(奇数个数或者正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值(偶数个数)
(2)任意角标差值相等的两个数之差都相等,即
 
这道题应用这两个性质可以简单求解。
           
因此a7=8+4=12,而这13个数的平均值又恰好为正中间的数字a7,因此这13个数的和为  12×13=156

  • 试题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