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另一个老师带着班上的六个孩子,到我家去了一次。孩子们听到要去我家,立刻显得十分兴奋,有的还欢呼雀跃。我先告诉他们我家的地址,然后请他们记住我们是怎么走、怎么找的。一路上他们说个不停。悦悦问:“你家有没有人?”杰杰问:“远不远?”多多问:“其他人什么时候去?”每到一处,我都注意让孩子们看看我们在干什么?到了哪里?并让他们回忆前面怎么过来的。当孩子们终于找到我家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进我家,他们就唧唧喳喳,开心地像只小麻雀不停地在房间里来回走着,不时地看看这,碰碰那,问东问西,非常活跃。杰杰对我家的沙发和窗台上的几只玩具狗很感兴趣,不停地在上面跳、把狗贴在自己额头上开心地大笑。严严对我家冰箱和厕所里的电话很感兴趣。他一直摆弄着冰箱上各种有趣的磁铁,移动纸的位置。偶尔打开门看看里面有什么。当他要小便的时候,我请他进我家的盥洗室,他看着坐便器边的电话不动了。过了一会儿,他指着电话好奇地探出脑袋问我:“你为什么要在厕所里装电话呀?”我一听又把球抛给他问:“你真会观察,你猜猜看我为什么把电话装在卫生间?”他想了想笑着说:“是不是你小便的时候要听电话呀?”我点了点他的鼻子说:“猜对了,有时候我正在洗澡,有时我正在大便,这时如果电话听起来多么不方便,在这里装个电话我就不用这么着急地出来接电话了。”听了我的回答,严严又告诉我:“我家里的厕所里没有的。”我建议他回家也装一个。悦悦对我家的钢琴投入很大关注,进门后就在附近摆弄。她告诉我自己会弹琴。于是我让她表演一番。她很高兴地坐在琴凳上,像模像样地弹奏并唱起了歌。有趣的是她的蝌蚪是没有规则的,在琴键上随便跳动,嘴里唱的与手里弹的,根本对不上号,可是五个孩子围在她身边听得很仔细,没有人说什么,这个画面让我觉得非常感人。丁丁则对结婚时别人送的一对小鸳鸯异常喜欢,那在手上爱不释手,她不停地告诉我这对小鸟很可爱。潇潇和多多相对比较文静,他们最喜爱我家的食物。薯片、巧克力、话梅等一点点进了他们的肚子。等他们的兴趣逐渐降低的时候,我召集他们坐在我家的茶几前一起喝茶、聊天、吃零食。我让他们说说我家有几间房间?你最喜欢我家什么?他们则不停地告诉我自己家和我家的区别,赞美我家很大很美。这时我问他们以后想来我家该怎么走,先找什么时,他们都准确无误的说先找“路”再找“号”什么的。
玩了近两个小时,我带他们离开了我家。从他们身上我感到孩子对老师的物品的确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探究的内容。活动中的孩子们不仅和我进行了情感上交流,更在比较、观察中了解了生活中寻找“路”的实际方法,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当然,一方面是尝试,因为不知怎么招待这么多的孩子,另一方面也想试试如果让小部分去过的孩子带动或引起其他孩子的争论,激发他们更多的体验的不知会怎样。为了让去过的孩子在活动中不至于因为已有经验而感到无味,结合重阳节和班级里孩子对老人不太关怀的特点,我在父母的房间里增加了一些礼物,引出拆礼物的环节。
活动中
活动名称:我的家
活动目标:1、感受家的温馨,体验相互关怀的快乐。
2、对家有个初步的认识,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音乐、照片、录像、部分幼儿去过老师的家、包装好的礼物、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