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应做的入学准备(11)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0月10日 20:54:14

    李艳说,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在上小学前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像穿衣服、系鞋带,洗脸、漱口个人卫生的处理,扫扫地、擦擦桌子等,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边多加指点,但是不能代劳。
    另外对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生活习惯要提前告知孩子,比如,现在很多小学生中午是托管在学校的,午餐在学校吃不要偏食、挑食;课间不要光忙着玩,要注意上厕所,因为上课后不能和幼儿园一样可以随时上厕所,需要举手告诉老师的。
    家长还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比如周末带孩子出门,可让孩子自己背一小包,将自己的小物品装进去,回家后检查有没有把东西落在外面等。
    大部分孩子都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从现在开始,家长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和孩子一起做一些阅读、画画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但是要求他在一段时间内不开小差,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一开始也许孩子只能坚持10分钟、15分钟,时间长了,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坐得住”。
    到了小学认识的同学会越来越多,从现在开始就要训练孩子参加更多的集体活动,学会和更多的人相处,比如在假期中,父母可以创造环境让孩子和社区同龄的孩子多交流,在玩耍过程中注意秩序和礼貌。
    注意什么?
    勿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
    陌生的校园、教室、老师和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与不安。
    上小学前,孩子会有长大的自豪感,对小学、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这时,父母的情绪应该和孩子保持同步,而不该将过多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比如有些父母在聊天时,无意会说“这么个小不点要上学了,书包咋能背得动”,“这么好动,上课45分钟如何坐得住”等等,孩子本来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但父母这种心理暗示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和负担。
    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度担心,向孩子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说“小学的功课会很难”,“你就要去受苦了”或者“就要被收进笼子了”等等。如果让孩子处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很可能还没迈入小学校门,就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感到恐惧或厌倦了。对此,李艳建议,家长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你会学到更多的本领”,“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积极面对的心态,不仅有助于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对于他以后面对人生的更多状况,都是有利的。
让孩子远离电视的妙招
    孩子长时间“泡”在电视机前,不仅会搞坏眼睛,对体能、智力、脑力与性情也有影响。
    美国的研究发现,孩子一天最少在电视机前待上2小时,周末更多。台湾的现象也相同,政大传播学院的研究发现,儿童从放学到晚上十点,家庭开机时间平均是3小时20分钟,儿童每天看2小时电视,周末更高达5小时。
    一、孩子看电视不宜时间过长
    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例如,容易过胖、变笨变傻、懒散被动、注意力降低、扼杀想象力。因为电视强烈的声光画面,让孩子的脑部只维持在原始区域运作,无法刺激他们思考区域的发展。
    看太多电视也会增加孩子的霸凌行为,因为他们从四方型的银幕看到太多的言语暴力与攻击行为。
    因此,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别让两岁以下的小孩看电视,至于大小孩,建议只看优质节目,且一天不超过两小时。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