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教育者将智育和德育并重
智育和德育重视程度失衡。即"重智育,轻德育"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家长只是一味的督促孩子要好好学习,把早期智力开发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职责,而忽视了品德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将做人处、心理等事、交往交际、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一并抓起。将孩子真正培养成德才兼备之人。
4、家长主动与教师交流
家长应该主动向教师咨询教育理念、方法、经验,意见,及时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近况,反映在家的情况,个别突出行为应统一教育方法,否则会对幼儿思想上造成误导。
5、主动自我学习
针对幼儿园发放的报纸和杂志等应及时阅读,并吸收好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不是以没有时间阅读为由而当垃圾丢掉,或者当娱乐报纸一样消磨时间,看了后就抛之脑后,而不采取教育行为。积极主动的参加幼儿园开展的各种家园活动,如:讲座、家长会等。
6、主动自我参与
家长应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不是等老师请才参与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周计划的详细阅读后,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以上是家长教育方式的偏执,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孩子,但在家庭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 偏颇,所以,作为诱饵教育工作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孩子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受益终生。当然,在开展家长工作的同时教师也要反思。只有统一观念,才能有效的进行家园合作
(二)幼儿园对家庭主体性发挥工作的引导与支持
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幼儿园的主体性作用。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针对家园合作中家庭教育的倾向性问题幼儿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家长观念的转换者、沟通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服务者。
1、幼儿园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本身职能理解过于片面,只有明确问题的存在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针对教育观念落后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应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反映。或者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跟个别家长交流,及时获取孩子在家里的近况,形式可以是语言或书面等形式。幼儿园教师在反映孩子情况的同时应告诉家长在家中应该采取的教育方式,只有家长试行了教育方法觉得行为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时候,家长才会认可教师的专业性,才会在不自觉中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2、进行家长培训,提高家园合作技能,
吴锦良教授认为:"改变父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是改变父母。家庭教育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家庭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的正确而积极的引导。
(1)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优秀,但孩子能否成才,取决于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本身教育意识浅表,这就需要专业的教育者给予一定的指导,所以,作为幼儿园方,应改变合作态度,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家长。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对孩子"爱",充分发挥幼儿纽带作用,增强合作意识和信任度。
(2)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
幼儿园和家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交谈,形式可以是家长会、座谈会、讲座、家访等,幼儿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放日,允许家长参观访问,让家长感受幼儿园教育,并主动讲解和邀请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3)幼儿园促进家长自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