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式单一,缺乏个体操作探究
幼儿科学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事物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活动过程。《纲要》也对这一探究活动过程的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它就是要重视小组和个别的操作探索,以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充分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
这些观点是符合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教育理论的。例如,美国的科学教育就遵循皮亚杰、布鲁纳及加纳理论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幼儿自己的个体操作、探究。他们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宝库。""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给儿童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概念"。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多采用"发现法"和"探索实验法。"在教学形式上,多采用"正规、非正规和随机"三种活动形式。具体做法是每个单元的第一阶段提供非正规的和随机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索材料,自己去发现,老师不加任何干预和指导。第二阶段的活动始终处于老师的指导下,但是指导是"因生而异"、"因材施教"。即老师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与水平提供不同的内容材料,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和学习速度进行自主活动。第三阶段是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使幼儿从具体的感觉发展到抽象的概念。
而我们不少教师的教法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往往都按"讲解有关知识,引入探究→教师演示,结合教给方法或技能→幼儿运用方法,模仿操作→教师小结"这一单一模式进行。实际上,实施幼儿科学教育的教法和教学模式都很多。就教学模式而言,就有"做中学"、"玩中学","正规教学活动模式"、"非正规教学活动模式"和"随机教学活动模式"等等。如,韦副部长在电视访谈中就介绍的一种"做中学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简单说来,就是教师不提任何教学目标和要求,只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或参加自愿组合的小组去做,在做中提出或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己操作、或小组内的相互探究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经验(其中包括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初步的技能,大家分享共同的发现和成功。这种模式近似于美国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这类模式一定比上述单一的模式好,实施这一模式必然会收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和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等多重功效。
四:讲授过多,幼儿缺少合作交流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的第三条指出:"能用适当方式表现、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纲要》中关于内容要求的第四条也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些都是对我们幼儿科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会交流与合作,不仅能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将自己新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而且对幼儿的自身社会性的发展、科学素质的增强和健全的人格形成乃至以后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当前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的主要误区
1、盲目跟风,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蒙台梭利教育热"
1994年9月,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早的两个蒙台梭利实验班。十多年过去了,蒙台梭利幼儿园和蒙台梭利幼儿班在我国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1万个幼儿班进行过蒙台梭利教育法园本化实践。"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企事业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迅速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进入21世纪后,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蒙台梭利教育法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实践研究也成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现在蒙台梭利教育法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著作的出版及教具的制造与销售已经没有版权及专利限制,因此,蒙台梭利著作的各种编译版本、翻译版本不断上市:蒙台梭利教具供销两旺;受蒙台梭利教具销售所带来的潜在利益的驱动,很多教育公司以加盟等各种形式积极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