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幼儿园建构区的创设与指导(2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11日 21:21:06

  二、案例分析: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笔者在自选游戏中忽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例中的游戏活动从根本上剥夺了幼儿自主自由的游戏的权利,成了笔者精心设计导演的一场戏,"建构区"人太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但不能主观地让幼儿服从自己的安排;教师可以以"建构顾问"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以提建议的形式间接的引导幼儿顺利地开展游戏。同样,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应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切不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例中"妈妈"这一角色扮演不到位,教师可以用"做客"形式参与到游戏中,将发现的问题间接、委婉的提出,和幼儿共同商量,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觉改进。

  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自选游戏就是随便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彻底地让幼儿自由、自主,老师不应当参与到其中,那就曲解了游戏的本质。事实上,游戏的本质在于"幼儿自主自发的表现和创造活动"。强调自选游戏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不是否定成人对游戏的指导,而是为了澄清游戏的本质,还幼儿游戏的本色,让幼儿在成人适当引导下自主游戏,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快乐活动,更好地实现游戏的潜在功能。

  三、游戏指导措施及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幼儿自选游戏的指导,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创设合适的游戏环境

  幼儿开展自选游戏不仅仅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还包括成人提供环境引导下进行的游戏。成人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环境主要涉及游戏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活动区角的设置等。针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笔者主要对区角游戏区的设置与游戏材料的投放作出几点建议:

  1.设置合理活动区角

  首先,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要认真的分析各类游戏的教育功能。比如,"娃娃家"它有益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的身份,学会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发展语言交流能力、表征能力,激发想象力及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积木区"游戏不仅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增进空间知觉,促进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可以有益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学习协调行为,培养分析、合作能力,促进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等。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的自选游戏活动区设置应有:角色游戏区(娃娃家、商店等)积木区、益智操作区、美工区、科学区、音乐区和表演区。

  2.配置合理游戏材料

  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使用玩具在游戏中学习、掌握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教师在配备、投放、变换玩具材料时,必须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还要兼顾不同的教育领域的性质和相应的方式、不同儿童的个别差异及不同地区幼儿园乃至活动室的差异,做到结构合理、安排有序、目标具体,投放适时、适度、适量、及时调整,积极推进,使玩具成为不说话的老师,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对于小班幼儿,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游戏材料。如:瓶盖、五彩盒子、各色布等,数量多一点,种类少一点。可以开展"找春天"、"娃娃家"、"扣扣子"等游戏,使孩子在玩玩弄弄中获得自主发展。据笔者观察发现:目前许多幼儿对高档玩具并不感兴趣,却对废弃的瓶瓶罐罐和野外拣来的自然材料情有独钟,他们把小石子当汤圆、瓦罐当锅,游戏起来津津有味。根据这一现象,笔者想到幼儿自选游戏的配备不能仅仅局限于厂家精心设制的,可以从多种途径来开发材料。

  (二)教师深入游戏活动,加强指导

  在笔者观察中发现:在自选游戏中,凡是有教师参加的活动,都能吸引很多的幼儿,而且玩得更有兴致。幼儿因为年龄小、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家长对幼儿的影响作用就更大。这里应当强调的是,自选游戏虽然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但是教师参与并不一定意味着干涉幼儿的游戏,并没有阻碍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耍,可以缩短成人与幼儿间的距离感,同时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通过游戏让教师了解幼儿身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