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4—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5月04日 09:02:42

  3.1.3对言语伪装认知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将被试在这一任务上的成绩进行3(年龄)×2(交往对象的身份)×2(需掩藏情绪的性质)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见表6:

  各情境中对言语伪装的认知成绩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年龄主效应显着,F(2,93)=23.927,p<0.001;(2)交往对象身份的主效应显着,F(1,93)=7.269,p<0.01,由图3-11可以看到,对同伴交往情境中言语伪装的认知要好于对长辈交往情境中言语伪装的认知;交往对象的身份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着,F(2,93)=1.817,p<0.01;(3)情绪性质主效应不显着,F(1,93)=3.427,p>0.05,年龄与情绪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着,F(2,93)=0.317,p>0.05。

  3.2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各年龄组被试在一阶心理理论能力和二阶心理理论能力测试任务中的通过率见表7。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卡方检验显示,一阶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Y2=21.143,df=2,p<0.001;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也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Y2=10.992,df=2,p<0.001。MeNemar的卡方检验显示,4-6岁儿童的一阶心理理论能力显着优于二阶心理理论能力,p<0.001,在19个只通过其中一项任务的被试中,17个是只通过一阶任务,只有2个被试是只通过二阶任务。说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顺序是从低阶向高阶发展的。

  3.3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其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相关及回归分析为了解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其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相关,我们将心理理论的成绩与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对表情伪装的认知、对言语伪装的认知成绩进行相关分析,所使用的样本为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与一阶、二阶心理理论能力的相关分析见表8。

  如表8所示,儿童一阶、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与其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各个方面存在显着的相关。

  为了更好的了解一阶、二阶心理理论能力对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预测作用,我们以分别以一阶心理理论能力、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为自变量、以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三个方面为因变量,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9。

  如表9所示,儿童一阶、二阶心理理论能力都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但是一阶心理理论和二阶心理理论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二阶的相关可能是由一阶心理理论能力为中介造成的。因此,我们以一阶心理理论能力作为协变量,二阶能力为自变量,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各个方面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

  如表10所示,在控制了一阶心理理论能力后,二阶心理理论能力对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就不再有预测作用,这说明二阶心理理论能力与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之间的相关是以一阶心理理论能力为中介引起的。对于其他两项,二阶心理理论能力的预测作用依然存在。

  4.讨论4.1交往对象的身份影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在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过程中,交往对象的身份以及需掩藏情绪的性质是其中重要的任务变量,会对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产生影响吗?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情境变量影响4-6岁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对与同伴交往情境的认知优于与长辈交往的情境,对消极情绪情境的认知优于积极情绪情境。

  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是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着儿童的个体发展,心理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长辈的交往和与同伴的交往是儿童主要的交往情境,交往的性质因交往对象不同而有差异,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的结果验证了这一点。

  交往对象的身份影响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对言语伪装的认知,对与同伴交往中的认知成绩要好于对与长辈交往情境中的认知成绩。这大概由于4-6岁的儿童已经上了幼儿园或上了小学,和同伴交往的经验较多。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逐渐对友谊产生了认识,幼儿期处于友谊关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游戏伙伴阶段,尽管还不能认识友谊的真正意义,但是对友谊需要的敏感性已经表现出来了,对友谊的需要使得儿童会在同伴面前更多地使用情绪表达规则,掩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友谊关系。这一结果和Zeman和Gather等人、何洁和徐琴美的结果相一致。

  在本研究中,交往对象的身份并没有影响儿童对表情伪装的认知成绩。在这一点上,本研究结果和Gardner的结果相一致。我们认为对表情伪装的认知所需的表征能力要比对情境的认知、对言语伪装的认知所需的表征能力高,此外,交往对象的身份也不是对外显的表情表达和内隐的情绪体验区分的核心,由交往对象所积累起的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对表情伪装的认知所产生的影响不大。

  影响对表情伪装认知的重要变量是情绪的性质。从结果中可以看到,4-6岁儿童在需要掩藏消极情绪的情境中对表情伪装认知的成绩要好于积极情绪情境。这是因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消极情绪的表露会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后果,在绝大多数文化中都不鼓励消极情绪的表露,这一点,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所以儿童对需要掩藏消极情绪情境的认知要好于对掩藏积极情绪情境的认知。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