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和他们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存在相关从表8的分析可以看到,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和他们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存在相关,也就是说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受到了具有领域特殊性的心理理论能力的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包含一系列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是理解他人的意图和信念,能明白意图、愿望和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在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其中主人公的意图,需要理解故事中交往的双方对事件的看法,这些都需要理解他人心理,需要心理理论能力的参与。本研究以实验数据证明了理论上的推论,说明了领域特殊性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尽管心理理论能力和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存在相关,但并不是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各个方面都和一阶、二阶心理理论能力存在相关,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与一阶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着的相关,与二阶心理理论能力的相关是由一阶心理理论能力为中介引起的。这是因为儿童判断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时,对这个情境中所涉及人物的意图、愿望、信念的最直接推理可能是他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因素,所以与一阶心理理论能力的相关显着。
4.3影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原因综合分析在情绪发展的理论中,持情境论观点的研究者强调情境在儿童情绪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持结构主义观点的研究者强调认知图式,也就是认知能力发展在情绪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儿童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领域普遍性之争,也是在争论知识经验、领域特殊性的认知模块以及一般认知能力在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和认知能力影响着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不同方面。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交往对象以及需要掩藏情绪的性质。交往对象是长辈还是同伴、需掩藏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会因儿童日常生活中经验的不同而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产生影响,但影响是有选择性的,只影响和其最为相关的方面。交往对象的身份影响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对同伴情境中的认知会好于对长辈情境中的认知,但不影响儿童对表情伪装的认知。这是因为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中,对情境中交往对象身份的认知是其中核心的部分,要根据交往双方的关系来判断情绪的表达,所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易受交往对象身份的影响。而对表情伪装的认知中,最核心的认知对象是情绪本身,儿童需要表征的也是情绪性质,所以情绪性质会对它产生影响,因为社会化过程中更多的是要求儿童隐藏消极情绪,所以儿童对需要掩藏消极情绪情境中的认知要好于对隐藏积极情绪情境中的认知。这说明,情境或是说经验会对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产生影响,但只影响和它最为相关的那部分。
除了与情境互动而产生的经验会影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外,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和情境的影响一样,特殊领域的认知能力如心理理论能力,都与和它们联系最为直接的那方面存在相关。儿童若要认知情绪表达规则,那么理解他人的愿望、意图、信念很关键,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能够预测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成绩。对特殊领域的认知发展(如心理理论能力)对儿童对情绪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和一阶心理理论能力的相关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在对情境的认知中,对情境中人物的关系、对他们的意图、愿望、信念的最直接的认知是做出正确判断的重要因素,并且儿童对情境的判断可能比较容易受日常经验的影响,所以和二阶心理理论能力没有直接的相关。上述结果也说明,心理理论能力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也体现在和它最为密切的那些方面上。
综上,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具有领域特殊性的经验和心理理论能力均会影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但只会影响和其密切相关的方面。具有领域普遍性的认知图式是否会影响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还需做进一步的深入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