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二:为活动的有序开展拟订方案
活动的方案是一项活动的“蓝图规划”,有了它,可以使主持人掌控好活动每个环节,把握住活动的节奏。一个教研活动的方案可以包括这样几个块面:教研活动的主题——点名了本次活动的中心,即教研活动所探讨的话题或需解决的问题。教研的类型——教研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根据教研的内容决定的。问题的产生——阐述了本次教研问题的来源。核心话题——在教研中人人要参与发言、分享提升的教育经验或理论。活动的环节——在组织过程中主持人要
把握的活动几个重要的程序。
感悟三:教研问题信息的采集和筛选
园本教研应该是基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调查分析研究、摸清问题和教师的需要是主持人做好这项活动的前提。既然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问题,这就需要教研活动主持人回到教师的一线去发现收集问题。看教师的备课本是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的制定中反映问题——老师依赖于现有的课程教材,备课只是对教材的抄写和简单的使用,没有经过更多的融入本园课程思想或本班幼儿发展状况下的思考、改造和设计。看教师的带班活动是从教师组织的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重视一节教学活动的完成,而对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学习和需要,不够重视甚至忽略。游戏中观察与指导,游戏中如何生发课程内容等。与教师进行交谈,可以是访谈式的,也可以是问卷式的,是从教师的已有的教学经验中察觉问题——零散的片面的感性的经验较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可以用这样词来形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要善于把握解决具体问题的切入点,可以按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分类把这些问题进行统整、归类,每学期我们首先确定了研讨的大主题,在这个大的主题下我们再制定每次教研活动的要解决的一个个问题来作为教研活动核心主题。
感悟四:在平等对话中促群体的互动合作
有效的教研应该是针对问题的,而面对问题应该是平等对话的,对话的同时应该是有交锋的,通过交锋应该是有提升的,提升以后应该是能行动跟进的。我们知道,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范式,同样也必须关注群体合作这个问题,作为主持人要把言说权给教师,使教师愿意,也能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他们的观点不作高低优劣之分,所追求的是参与者在阐述和倾听过程各自有收获。
列举:在一次教研中为了帮助老师理清《纲要》中艺术领域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
主持人提出问题:“在你们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中,你觉得艺术教育——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核心要素?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发言:
(1) 幼儿园美术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它的价值取向?
(2)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要关注什么?做什么?
本园刘老师发言:美术的核心要素是情感态度,强调孩子的体验和感受,以前强调孩子技能的学习,现在要把被动的学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孩子有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才能够更好地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老师要做的是间接地创创造相应的环境,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材料,支持孩子表现,让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中学。
主持人发言:刚才刘老师发言中这样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方面美术领域的教育中应追求情感态度为主的价值取向,第二方面老师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老师应让孩子主动地学;积极地学;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
本园阚老师发言:我们觉得美术教育的核心要素首先应该让孩子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然后是发现,最后要会表达,孩子如果光会说而无法表现出来,那也是个问题,那么老师在引导的时候就很重要,那么刘老师刚才也说到了就是老师在引导的时候要不断地根据孩子的需要和活动的要求提供材料,创设环境第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你是追求结果还是过程?我想:大家都知道还是过程,那怎样注重过程呢?那还是应该以孩子为主,注意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下表达表现 ,如果是一种被迫无奈的情绪,那也是草草了事。对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怎么教和幼儿怎么学,我觉得重点要突出,孩子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才能提升自己
主持人发言:刚才阚老师发言的几个关键点,第一:在美术领域教育中追求的是孩子感受和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第二:在美术领域中更应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特别是孩子参加美术活动的愉悦情绪。第三: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的问题,老师更加要重点突出,我的理解是每个活动都是有目标的,应该在目标中有重点。
本园俞老师发言:美术活动首先是孩子欣赏美,感受美,然后是表达美,我们存在的最大困惑是如何表达美,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模仿的比较多,缺乏技能,比如有一次老师带小朋友画树叶,结果是千篇一律,我在美术活动中最大困惑就是如何的教及教的时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