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美术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密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幼儿美术方面的简单的技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要通过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去发展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观察力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也是感知事物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可使幼儿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取得直接经验。
四.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教会幼儿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任务之一。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很有掌握的必要。
思考与练习:
1.幼儿园对美术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应注意拿几点?
3.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应注意哪几点?
4.
第二章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第一节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部分。
一.绘画
从题材和内容上看,绘画主要可分为命题画,意愿画和装饰画三种。
1.命题画 在幼儿感知周围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基础上,有教师出题目,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表现一定的主题,带有一定情节的绘画,成为命题画,也称主题画。
命题画对于丰富幼儿的知识,掌握绘画的技能有着一定作用。
2.意愿画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确定主题,自由地把所想到的或所经历过的事物,用笔,墨,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上自由的表达出来的画,称为意愿画,也称为自由画。
意愿画是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较好的绘画形式。在具体形式中,寄托着幼儿的意愿,反映着他们的认识,抒发着他们的情感。
3.装饰画 幼儿运用简单的点,线,几何图形和动,植物等图案花纹有目的地在教师已经剪好或画好的各种生活用品的纸型上,和谐地,有规划地进行美化和装饰,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也称为图案画。
装饰画对于幼儿养成耐心,细致,整洁和按顺序工作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上看,绘画又可分 为多种:
(1)折纸添画 (2)棉签画 (3)印章画 (4)指点画 (5)按物体的轮廓描画涂色 (6)蜡笔水彩画 (7)水墨画
二.手工
1.泥土
泥土就是以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鞋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泥土主要包括:命题泥土,意愿泥土和彩塑等。泥土有较大的可塑性,泥土对于训练和培养幼儿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2.纸工
纸工就是利用蜡光纸,彩色纸或吸水性较强的纸,用手和简单的工具,过程和要求,折,撕,剪染出各种图样和形象。纸工包括:折纸,粘贴,剪粘和染纸等。纸工对于幼儿发展手的动作,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形成立体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3.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就是以各种薄纸,厚纸,纸浆,泥,布,针线,自然材料和各种废旧材料,幼儿按照教师设计的图样制作成简单的玩具,也可以由教师做成半成品由幼儿粘贴组合玩具,还可以自己设计制作玩具。自制玩具对于丰富幼儿知识,增加游戏内容,活跃幼儿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的内容包括: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以及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美术欣赏对于幼儿获得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教育,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数与内容安排,必须合乎规律,做到有理有序,小班,中班每学期每周二节,大班每学期每周三节,教材可按一年四十周进行安排:在安排教学时,要注意各种教材的比例,小中班的绘画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大班的绘画占总时数的三分之二,手工占三分之一,意愿画和装饰画每月可安排一两次,泥土和纸工每周隔一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