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戏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就是使美术教学活动以娱乐或玩耍的方式进行,使幼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
(一)添画游戏 添画游戏就是教师画出一副画中的主要形象,然后和幼儿一起添画几只小鸡。
(二)添色游戏 涂色游戏就是教师先画好形象的轮廓,然后引导幼儿在轮廓内涂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
(三)构图游戏 构图游戏就是教师给幼儿提供有关的形象,如人,栅栏,太阳,房子,树等,让他们将这些形象画在纸上,组成一个画画,画画安排要合理,最好能反映一定的主题,画好后,再由幼儿讲一讲画画所反映的情节。
(四)智力游戏 这里指的是通过视觉观察找出物象中的异同,从而提高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四.形象比喻法
形象比喻法,是在教幼儿画比较复杂的物体时,借用幼儿熟知的简单事物形象来做比喻的方法。
五.情境激励法
情境激励法,是在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和设计一定的充满感情色彩的情景、环境,以激励幼儿表现物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
六、丰富联想法
丰富联想法,就是指教师在幼儿的美术构思、构图过程中,引导他们以感知事物为基础,通过回忆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启发引导幼儿去联想,对幼儿的美术构思、构图,不断丰富其作品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思考和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观察分析法 2。形象比喻法 3、情境激励法。 4、丰富联想法。
二.问答题
1.根据幼儿美术教学的规律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举其中一例加以说明。
第四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第一节小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小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一)、对外界的各种物体和图形都感到新奇,观察时,往往碰到什么就看什么,顺序紊乱,并只能观察事物的粗略轮廓,很难做到全面细致,但能够识别面积大的单个的形状和突出的部分;喜欢用笔在纸上随意涂画,能画出单个物体的基本形状和主要部分。
(二)、能辨别红、绿、黄、蓝等基本颜色,但不能区别色度(如蓝与天蓝,红与粉红等),不能把颜色和颜色的名称正确的联系起来。
(三)能分辨上、下空间方位,但还难于在画面上表示出上下空间关系。
(四)、手指和手腕的小肌肉尚没有充分发育,手的动作很不准确,但对动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兴趣,使用工具、材料很不熟练,还不能运用自如。
(五)、随着语言的发展,想象开始形成和发展,这时,无意想象占据重要地位,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思维,情感具有易变性、冲动性。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一)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和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眼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黄、黑、褐色。
3、从游戏的形式逐步过渡到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方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
(二)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或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简单的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二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把现成的简单图形,粘贴在纸上。
三、小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一)绘画教学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①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
②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
2、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和简单形体的技能。
①线、形、体的训练。
②色彩的训练。
3、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