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2月18日 11:34:49

  6.养成午睡管理中规则意识午睡管理中的规则体现在自理能力方面。我们尽量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自己的事情。

  例如:睡前,在自己脱衣服的同时,也要把衣服叠整齐,放在自己的床尾。起床后,我们也鼓励孩子们自己叠被子。刚开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叠被子,或者叠出来的被子不整齐。遵循"授之于渔不如授之于鱼"的道理。对于不会叠被子的孩子,我们就手把手地教他,经过一次、两次之后,他们总是能够叠出整齐的被子。以后,我们也不需要再一个个的帮忙,而全部由他们自理,我们负责检查。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事可做,也安静了许多。

  7.离园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养成策略离园虽然是一个小环节,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在离园这一环节,不仅我们老师要严格把关,也引导幼儿和家长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样才能安全地接走孩子。

  例如:事先,我们就教育孩子们,家长进来拉着你的手后,就带着家长从后门出,这样不会与前门进来的家长拥挤。而且在前门的老师,也能够及时检查到家长的接送卡。从升中班起,我们一直沿用这样的方法,接孩子的时候都非常有序。

  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现状经过近阶段对我班幼儿的观察了解,发现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有所进步在生活方面:

  1、用餐:现在我们的所有孩子基本上能够自己用餐,但有部分幼儿习惯不好,比如拿勺的方法不正确、有的孩子边进餐边讲话、有的孩子挑食、有的孩子进餐过慢等,都需要老师的帮助。我们基本上以鼓励为主,正面提出要求,许多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吃完了饭菜,保证了幼儿需要的营养。在这里,我要求家长们在家也要求孩子不挑食,在一定的时间内吃饱足量的饭菜,以保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营养。用餐后应自觉擦嘴,但有的孩子餐后擦嘴的习惯还未形成,常常需要老师提醒。外出活动时或天气变化时,我们会随时为孩子增减衣服,在合适的时间中让孩子喝水,希望各位家长在家也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2、午睡:这一方面孩子们的进步很大,现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进卧室后找到自己的小床,然后自己把鞋脱掉放好。午睡时间是12:00,20分钟孩子们几乎都能入睡,但也有个别幼儿入睡较慢,同样希望家长周末在家安排好幼儿的午睡,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尿裤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在学习方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与专注性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建议家长在家开展15―20分钟的倾听活动或安静活动,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积极的促进。有的家长可能在家让孩子写字或拼音,其实这不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因为中班的幼儿的小肌肉群还不发达,对笔的控制能力还很弱,不能如愿地把握笔的运行。由此很容易导致错误的握笔姿势,进入小学后很难纠正。所以,我们不赞成教中班的幼儿写字或拼音。但可以尽心简单的绘画、涂色练习,练习时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这样会给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意义1.理论意义(1)通过分析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提炼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良好分享行为的策略、总结多种内容手段与实践方法。

  (2)对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分享教育要注重情感教育并涉及了幼儿社会性教育。

  2.实践意义首先,理解并能主动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培养中班幼儿良好分享意识的内在机制。

  其次,形成创设环境、选择内容与实践活动养成中班幼儿良好分享意识的方法。

  最后,提升教师养成幼儿分享意识的机智,提高教师养成幼儿分享行为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分享意识的研究更有它的价值所在。

  研究的实践价值1、使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2、让教师在中更有研究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理论基础(一)概念鉴定1、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行为,也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享是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慷慨地分给别人 ,让别人共享,包括自己的财富、权利、智慧、思想和感情。在幼儿园发生的分享纠纷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分享纠纷,如食品、玩具、用具等、这是幼儿园比较常见的;另外是一种精神上的分享纠纷,如不愿把快乐、伤心、委屈、生气等各种情绪体验与他人分享。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分享教育是幼儿园德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课程,课程的目标与内容都将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全部中,教师将随时、随处、随机地来把握。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意大利着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样,有了良好的分享行为后,幼儿才会成为有四种基本能力的新一代,这是孩子面对未来世界挑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能力。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