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教师对学生的不同_期望 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
10、我国的冯忠良提出智力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原型模拟 和分阶段练习。
11、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表征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有 内化 和过渡作用。
12、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把教育活动划分为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 教学活动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关键期 提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错过这个时期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即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2、概念同化 提示: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3、认知学徒法
提示:认知学徒法将学习者看作是刚出道的学徒,向专家学习新的手艺或技能,其核心假设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4、学习动机 参见教材P247
5、认知策略 具体参见教材P60
6、观察学习 提示:观察学习亦称模仿学习,指人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1、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及纠正方法是什么? 参见教材P313-314
2、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哪些? 参见教材P84-85
提示:具体的教育指导方法有: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体验思考法、语言传递法、角色扮演法以及移情训练法。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参见教材第18章内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方面。
4、简述归因理论的内容。 具体参见教材P237-239。
提示: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韦纳曾于1980年提出成就归因理论,包括归因原因分析、维度和效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师幼互动的外显和内隐心理要素及其现实教育意义。
参见教材P494-496
2、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谈谈如何通过自我表现材料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参见教材P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