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孩子,把你的手给我》(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4日 13:20:34 

告诉说没什么好害怕的;当他们感到痛苦时,教育建议他们要微笑着勇敢面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被劝诫在不开心的时候要强做欢颜。

  在以上的这些矫饰中我们真正该做什么呢?说实话。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对孩子来说,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重要。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对着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的是影像,不是说教。

  在这样情绪激动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聆听和理解更让人觉得安慰的了。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的方法

  孩子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夸奖就好吗?

  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令人满意和令人不快的称赞

  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行和人格。

  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就象直射的阳光,让人很不舒服,很刺眼。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出色、象天使一样可爱、慷慨大方、谦虚有礼时,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学会称赞的步骤

  当我们希望孩子好受点时,通常就会称赞他们。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对女儿说“你很漂亮”时,她会否认呢?为什么当我们对儿子说“你非常聪明”时,他很尴尬的走开呢?是我们的孩子太难取悦,甚至连赞美都不起作用了吗?当然不是,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更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赞美他们品格、身体或精神的话不知如何反应。孩子不喜欢被评定。

  如果每个月末,宣称爱我们的人给我们一个评定,我们会怎么想?“如果你得了A,就亲你一下;如果得了B,就拥抱你一下;而如果你得了A+,我就会很爱你。”我们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低落,而不会觉得被爱。

  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总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

  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这需要一点努力才能做到,但是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会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

  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小意外,大价值。

  辱骂会伤害孩子。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言辞。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对孩子来说更有用的是,要让他知道,父母的愤怒不会带来自己被抛弃的后果。失去爱的感觉只是暂时的,一旦怒气平息了,爱自然会回来。

  如果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依靠周密计划的程序,可以在爆发前有系统的减轻紧张情绪。

  使自己的言语和心情一致,不要隐藏自己的情绪。

  描述自己的心情,以及以后怎样做才能避免不愉快。

  怒气应该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应该能够使父母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轻松,给孩子一些启示,对任何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