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快乐绘画,培养兴趣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5日 09:37:01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但当追溯我们的绘画教学,仔细分析孩子的作品,常常会发现作品中缺少幼儿自己的东西,比如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印象等,更多出现的是作品的基本雷同。这与现在许多教师在传统绘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教师固有的教学程序,形成了绘画的依赖性;教师的单独角色,束缚着幼儿创造的灵感;片面的评价,限制了想象的空间等等,这些弊端的存在紧紧限制了幼儿绘画创作能力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绘画、兴趣正文在幼儿园,孩子更多被束缚着倾听老师一次次地重复地讲解各种知识;而当孩子的作品完成了,老师又是赞美,又是评价展览,但是老师只是看到作品中的物品还不够多,还不够满,还不够漂亮,却缺少和孩子一样有一颗童真的心。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绘画基础,思维又不受定式,往往会有异想天开的现象,这一点也正是绘画创作所必需的。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对各种体验的回忆和表现等,我对幼儿的绘画创作教学进行深入地探索后认为:

  一、增强语言交流,建构情感网络,激发美术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在情绪兴奋、愉快时,其想象创作力就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增强语言交流,在绘画活动中注重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就能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热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

  (一)由语言交流向美术创作过渡。

  幼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一旦他们认为是没有兴趣的事情,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是很难把握孩子绘画的特点的。比如,狄浩琪一直不喜欢绘画,一到绘画就苦恼和哭泣。我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难度的。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语言发展非常好,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和线索?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和幼儿说话,什么都说,什么都聊。慢慢地,孩子和老师交流多了,而总结每一次的谈话,我发现孩子的悄悄话都是一个个丰富的故事。在我把孩子的心理话变成画面时,孩子惊奇地看着我,让我把内容讲给他听。说着说着,孩子快乐起来,他问我,可不可以照着画,我点点头。就这样,孩子最喜欢的一幅画是在他讲述的前提下,临摹老师的画形成的。孩子喜欢绘画了,这是多么欣喜的事情,而因为语言发展好的缘故,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快,孩子的画面就出现了创作的成分。最有趣的是:在和妈妈吵嘴之后,亲手制作的卡片上幼稚、富有童心的画面,是他送给妈妈“三、八节”的礼物。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有创造,那么,语言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不妨从语言交流着手,让幼儿在绘画创作之前大胆地说、充分地表达,这说和表达能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丰厚的资源。

  (二)、情感网络与美术的灵活性结合。

  美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可以互相之间联系,绘画过的形象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创作画面中。有个叫欣欣的孩子,每次画画都神情恍惚,并且极其郁闷,相应的技能也得不到提高,家长有想法了,老师着急了。于是我们对孩子更多地投入了关心和关注,让他感到老师对他很好,让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然后,我认真观察孩子的画面,总结孩子绘画表现的最大特点是不自信,很多东西其实孩子会运用的,但他绘画的时候就是习惯看老师的表情。孩子是在渴望一种亲情的认同,我应该及时给他绘画活动的安全感,妈妈的角色是理想的,也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于是,我主动扮演妈妈的角色,和孩子亲近。另外,我和孩子一起做想象添画的游戏,让孩子发现绘画是有趣的、神奇的,它能由一个圆变成一个太阳、一块饼干、一个头像,由一个苹果变成了汽车、小猫……添画多了,孩子绘画的能力慢慢向美术符号的灵活性扩展。孩子在绘画中多了笑声,多了和同伴的交流,多了与老师相视的眼神,孩子对绘画有兴趣了,也能仔细聆听老师每一次的评价和分析。而最后创造绘画的《老师,我们大家都爱你》中有很多孩子给老师鞠躬的画面,让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