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探索(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04日 21:46:15

  结  语

  结合本文中对于幼儿教育的探讨以及本人的实地调查,我们会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必将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造成重大危害,因此这一问题亟需解决。但是这一问题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密切配合起来才能予以纠正。我们也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的逐步提升以及家长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还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

  参 考 文 献

  [1](德)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M]刘恒新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

  [2](日)铃木镇一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M].刘孟洲,张锁柱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3](英)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4](苏)A.C.马卡连柯.儿童教育教育讲座[M].诸惠芳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5](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徐诚,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出版社,1998.

  [6]黄绍文.小学化现象辨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

  [7](日)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学日研所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日)藤永保.幼儿的发展和教育[M].周念丽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9](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金晶,孔伟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0](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2]刘丰.打包中国教育[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13]刘生全.论教育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15]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7]刘晓东.中国学前教育需要革命性变革[J].幼儿教育,2005.7.

  [18]霍力岩,木全晃子.日本"幼小衔接"热潮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5.47

  [19]李健轩.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化的思考.新东方,2006.

  [20]何馨芳,彭亚男.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J].甘肃教育,2001.11.

  [21]郭敏.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再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2]赵福杰.民办幼儿园教育存在的三个误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23]张玉堂,周倩倩.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24]施玉芳.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幼教课程改革管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5.

  [25]周念丽,谢雅芳.幼儿园环境对农村幼儿生命风格形成的影响[J].幼儿教育,2004.7.

  [26]施永达.美国小班化教育改革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1.

  [27]王仁贵.创新教育应从基础教育做[J].当代教育论坛,2002.9.

  [28]秦宁.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科技资讯,2006.29.

  [29]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0]部霞.对小学入学面试现状的质疑[J].教学与管理,2003.11.

  [31]刘艳,徐勇.在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中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5.7.

  谢 辞

  本论文是在常宏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感谢常老师在设计的选题、方案的确定、设计的进行以及最后的说明书的撰写整个过程中给予我细心的指引和教导,使我最终完成毕业设计。导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理念和工作作风以及创新的工作精神,令我终身受益,是我毕生学习的典范,值此毕业设计完成之际,谨向常宏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