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都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不会、不愿组织社会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和理念需要更新。刘雅琴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将社会教育简单化、表面化,忽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随机性体现得不够,幼儿社会教育某些目标及内容起点、要求偏高,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等。"[5] 因此,我们要求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更新知识观念,初步掌握《纲要》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要求,初步掌握《指南》在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同时,了解幼儿社会性学习的途径、方式和特点,初步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纲要》规定了社会领域教育的五大目标:"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6] 《指南》则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出了七个二级目标和74个具体学习和发展目标。[7]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8] 《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9] 冯晓霞指出,"环境的同化作用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奖励或惩罚也是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体验也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10] 。
4.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技能"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技能",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部分,其准入标准应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7个领域的"专业能力" [11]基本一致。考虑到观察、了解、评价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基础;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环境同化、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专门的教学活动、各类活动渗透,因此。"415标准"要求: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应具有初步的观察、了解、评价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能力、初步的幼儿社会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初步的利用一日生活进行幼儿社会教育的能力、初步的幼儿社会教育游戏活动设计与引导能力、初步的幼儿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社会领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综合性、渗透性等特点。幼儿园社会教育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练习,具有实感性,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12]社会教育的技能需要在具体的方法中形成和体现,因此,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应熟知实践体验法、调查法、讲解法、讨论法、观察学习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等的运用。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社会教育知识技能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一)标准具有理论与实践依据
1.符合幼儿社会性发展和幼儿社会教育的实际与需要
幼儿园教育必须"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415标准"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维度、特点和规律,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对资格申请者提出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促进幼儿社会化。同时,"415标准"根据《纲要》和《指南》中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要求,从4个维度提出15项具体准入要求,符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规律、需要和发展趋势。
"415标准"也考虑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自编《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全国征求意见问卷》,对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六省的学前教育相关教育行政干部、相关教研人员、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五类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726份。结果显示,《准入标准》中与幼儿园社会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应包括的领域主要是: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知识 2574(94.42%)、幼儿发展的知识 2193(80.45%)、通识性知识 1326(48.64%)。《准入标准》中与幼儿园社会教育相关的"专业能力"应包括的领域主要是:专业基本功(说唱弹跳写画等) 2434(89.29%)、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 2288(83.93%)、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2257(82.80%)、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能力 2180(79.97%)、沟通与激励能力 2053(75.31%)、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 1986(72.85%)。
"415标准"还考虑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际情况。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园一线教师对于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认知存在偏差:对社会领域教育组织形式是不明确的,对于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认知也是不全面的。她们大都把社会领域教育目标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交往;(2)爱家乡、爱祖国、爱护关心别人的社会情感;(3)知道一些规则。一线教师对于社会领域教学方法有哪些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幼儿园教师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认知存在的偏差反映了我国幼儿园教师对于社会领域教育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准备不足。[13] 因此,"415标准"要求全面,有利于纠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