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技能标准的评估认定,我们建议将"415标准"纳入国家考试标准,根据内容属性纳入到笔试和面试之中,如幼儿社会性发展知识、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以及幼儿园社会教育能力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纳入到专业科目"保教知识与能力"笔试中,社会常识可放在"综合素质"的笔试中,并将笔试成绩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而社会教育实践能力可放到幼儿园教育实习或面试环节进行。同时,建议将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权限由县级教育行政机关上收至市级教育行政机关,县级教育行政机关很难达到评估认定的专业化要求,容易导致形式化。
(二)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建议
1.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从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九个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对课程设置从五个学习领域提出了建议模块及相应的学分要求,对教育实习提出了不少于18周的要求。因此,各类幼儿师范院校应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制、培养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科学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突出专业化和实践导向,让学生能达到相应的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和保教知识与能力,适当减少艺术技能课程。
2.注重社会教育活动方法与策略指导
《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一论述突出了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渗透性,也说明了其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独特性。因此,应加强社会教育活动方法与策略指导。要加强《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学观摩、案例评析、活动设计、模拟实操、见习插教,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方法和策略。
3.加强校、园结合的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基地。"[18]因此,各类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上,应加强校、园结合,开展实践教学,通过丰富学生的见习实习来强化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可以特聘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来校授课,也可与幼儿园建立社会教育合作研究机制,学生适时参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展示与探讨活动。
参考文献:
[1] 文 君,郭铁成,双立珍.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核心指标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6):115-117.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 嵇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4] 嵇 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内容现状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3.
[5]刘雅琴.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进展、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研究,2008,(2):100-105.
[6] [8]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2001.
[7] [9]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2012.
[10] 冯晓霞.《指南》社会领域要点解读[J]. 幼儿教育2013,(7、8):6-8
[11]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2012.
[12] 虞永平.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J].教育园地,2005,9.
[13] 李娟.社会领域教育实践考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4] 郭铁成,双立珍,李小球. 国内外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及其启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2).
[15] 虞永平.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7-11.
[16] 赵 南. 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2,(7):115-121+129.
[17] 刘占兰. 富有智慧的教育渗透[J]. 学前教育( 幼教版) ,2010( 04).
[18]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2011.
(全文含摘要参考文献共8千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