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体态律动基本内容体态律动的学习是一种将音乐和肢体动作以及内心对音乐的领悟三者融会贯通的过程,音乐所传达出的灵魂不是仅仅用简单单纯的动作表现出来就完美了,而是真真的可以将音乐节奏融入内心,通过内心的理解,达到人身音乐的完美共鸣,这就是直接用我们的身体在感知音乐。因此我们要学习体态律动,了解它真正的内核。
(1)节奏的训练节奏的训练是体态律动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体态律动的的目标是由节奏所传达出的思想经过大脑的的感悟,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融合的过程。通过这种互动,实现音乐与幼儿的身体动作的结合。通过音乐中节奏的动感使幼儿在聆听时有所体会,并根据不同节拍的强弱、快慢、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快慢间断变化。在练习中,我们鼓励幼儿将全身的肌肉进行放松,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拍子的强弱变化,并且同这样的练习,还可以锻炼儿童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身体的平衡能力等等。
(2)体态律动注重时、空、力量时间、空间和力度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律动的表现。这样才能在一定时间里完成音乐的表现和舞动。空间、时间、力度始终贯穿于体态律动之中,三者相辅相成。
在不同的空间里,我们会做相应的动作,运用一些间的移动、跑、跳、走等简单动作,就会表现出音乐中许多的内容。比如说,在表演《母鸭带小鸭》这首儿歌的时候,我可以带领孩子们在教室的空间里,运用我们的手部动作,脚步动作,和身体扭动,再配上一些简单的走动,就可以将这首儿歌表现出来,气氛十分活泼、欢快,孩子们学习的也快乐自如。但由于国内教学形式的限制,我们的体态律动教学在空间上运用起来就会有局限性,动作在练习中会受到很大限制。
二、体态律动的特点和原则(一)体态律动的特点1.体态律动的载体是音乐首先,毫无疑问的是,体态律动的载体是音乐。不论音乐的背景是古典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对于我们的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都是必要的载体形式,也是我们常可以说成"音乐律动"。
2.体态律动重视培养艺术情感体态律动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十分灵活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保证在运用时让幼儿轻松的游戏,在游戏中领会音乐的美妙,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和自由,看重他们的情感体会,开发幼儿学习律动的潜能,运用丰富的形式,增强他们的好奇心与兴趣。使幼儿的音乐激情得到开发和引导。
3.体态律动是即兴舞动的,具有即兴的特点体态律动是依附音乐而存在的,是幼儿将对音乐中的旋律的感悟通过肢体的形式变现出来的形式。事实上,体态律动所传达出的意义正是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用他们的身体来表达,这样的动作不会要求有多难,也并不需要有优美、潇洒的姿态,而是在音乐的时空中"即兴"表达出一种对音乐、律动的感悟,在自然放松的环境里自由创作。达尔克罗兹曾传达过通过即兴表演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4.体态律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由于体态律动形式灵活多样,所以,让幼儿在这一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尽情驰骋创造,创造性的舞动、律动是一种很有趣的形式,能让孩子们身体各部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念能力,让幼儿大胆地去想、去做、去感受。
5.体态律动依赖时间和空间我们在音乐律动的实践教学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它依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在体态律动中,孩子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体会到到自己的身体,在集体律动表演中能感受到集体律动、游戏的快乐。
(二 )体态律动的原则1.重视发展幼儿感知和感悟音乐、节奏的技能在开始的音乐教学中中,体态律动对儿童来说可能仅仅是游戏或者对简单的节奏体会认识。不过在更高深的教学中,体态律动可能就要听更多的内容。这时,儿童的身体动作和大脑的感应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升华。
2.引导幼儿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音乐节奏利用耳朵、眼睛、身体和思维之间敏锐的感应能力。在体态律动中,我们鼓励学生运用全身的器官投入到音乐节奏中。耳朵听音乐节拍、眼睛看乐谱词曲、伴随身体的晃动 ,把听到的感觉综合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身体语言、表情等方面来准备训练歌唱或乐器的音乐感知和内心感觉之间的联系。
3.循序渐进的指导幼儿进行节奏记忆和识谱这种音乐律动与身体动作结合起来的方式是十分灵活和具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循序渐进耐心的进行引导,要带领幼儿不断的进行音乐读谱练习,也要求儿童要有更加敏锐的音乐感官能力。
三、体态律动应用说到应用,我们首先都知道把音乐的感应和身体的运用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节奏律动的教学教法,向幼儿展示音乐、舞蹈、语言和表演,锻炼学生的整体音乐感,并把这些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学生的身心音乐感染力产生重要意义。在此,我们以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乐素质和才能为目的,进行有关体态律动教学以下几个应用的探索。
(一)从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幼儿基本的乐感,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幼儿音乐学习就更为明显,所以在对幼儿进行律动训练时,必须首先让幼儿有兴趣进行。这个时候,我们在指导时要注意,可以把音乐贯穿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他们时时刻刻能够受到音乐的刺激和熏陶,产生舒畅快乐的心情,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早操、课间、进食、离园等场合播放合宜的音乐,或是欣赏乐器等活动来刺激幼儿乐感,使其提高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