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体态律动对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6月10日 10:54:56

  2.培养儿童的音乐即兴能力即兴的任务就是具备许多元素同时创作,在用声音材料与动作材料上创做出具备灵巧、熟练的音乐表达形式。在体态律动课中,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聆听带音乐的那种感受表现出来,如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开始了扭动摇摆,手舞足蹈的跳动起来,笔者尽量会给他们充足的空间,随时随地的进行律动。笔者认为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即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满足的,有了这种满足,他们才会进行更多的创造。在这过程中身体和耳朵要接受训练,进行全面的演练,最终他们学会了用耳朵去听音乐,用身体来感知节奏,二者结合,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在节奏音乐中即兴创造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这种快乐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在体态律动中,孩子们所听到的、感受到的、看到的都会毫无掩饰的通过肢体表现出来。其次就是孩子们通过即兴的表演和灵动可以激发他们内心的创造潜能。在带领幼儿进行律动课《母鸭带小鸭》中,我发现,有些幼儿不跟随老师一起作者模仿的动作,他们会时不时的蹦出一些新的动作,我并没有加以制止,因为我发现这就是幼儿在听到音乐时即兴表现出的动作,这种即兴的动作是一种创造,是幼儿听到音乐节奏后最直接的反应,这种创作的即兴发挥出来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即兴就是在大脑的指令和肌肉的表现之间进行的一种直接关联性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表现个体音乐感受。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即兴更多的观察和灵活的调整,避免机械的模仿。通过学生的独创性,老师再不断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通过肌肉练习来强化学生们的肌肉能力一样,在即兴中不断发展完善学生们的音乐各种能力。

  结语本文经过多种途径对达尔克罗兹创立的体态律动进行介绍和阐释,并总结出了体态律动对孩子音乐学习的影响,开发幼儿智力,使儿童更具创造力、想象力。体态律动是一种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发挥的过程,以此来刺激幼儿各方面机能发展,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现如今,体态律动这一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还比较不完善,面对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需要将体态律动这一优秀的教学体系发展实践下去,毕竟真理需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对于我们幼儿教师而言,探索并构建适宜我国的崭新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使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1][加]洛伊斯乔克西.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M].许洪帅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99-102[2]蔡觉民,杨立梅编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3-44[3]陈蓉.从听觉到视觉、运动觉[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8. (8)38[4]郑方靖.当代四大音乐教学法之比较与运用[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 2-3[5] 蔡觉民, 杨立梅.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9-32 [6]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58-59[7]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李红蕾:《谈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9)21-23[9]付晓莉:《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1. (11)[10]王海莲:《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掖谈》[J],周口师专学报,1995. (4)8-9[11]周佳  周倩:《奇妙的音乐律动谈体态律动的特点》[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 (2)2-3[12]李烁:《体态律动对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J]音乐时空,2011. (10)64-68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