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参考答案
单选题
(2岁)时婴儿已经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这使观察学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成为日趋有效的学习途径.
(3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3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3岁以上)的幼儿测量体重时应站立于秤中。
(3岁以下)的婴幼儿应采用量床测量身高。
(4岁)儿童已经能够调整自己的言语以适应不同的听者.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测量体温前),应检查体温表的水银线是否在35℃下。
(吃粗糙的食物)可以促进乳牙、颌骨、面部肌肉的发育。
(饭后坐盆排便)是正确的。
(规定并坚持正确的饮食制度)是保证孩子健康的饮食的重要要求。
(吉布森)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降温措施)一般分为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
(教书育人)是保育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勒纳伯格)认为语言发展存在关键期.
(脉博的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皮亚杰)是典型的阶段论者.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生成性,因而它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儿童获得语言的主要机制.
(通知家长婴幼儿预防接种的时间、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注意事项等,取得家长的共同配合)是预防接种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为人师表,遵纪守法)是保育员职业守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信息加工理论)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正确答案以证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公有公育”的学前教育现象出现在(原始社会)。
“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皮亚杰)
《爱弥尔》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代表作?(卢梭)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2小时)
10~18个月儿童的发音在经过音节发声阶段后,一般进入(前词语发声阶段)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机构名称是(儿童之家)
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5-8分钟)
2~12岁儿童的标准身高可用公式(身高(cm)=年龄X5+75)粗略计算。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2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对于玩球话题的谈话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语言话题会受到(儿童发展规律的制约)
3岁左右的儿童有自说自话的现象,这说明他们语言能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倾听)
把儿童看作是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社会本位儿童观)
膀胱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向上传达给(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尿意。
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
保育员给小婴儿洗澡的顺序是(颈部-前胸-后背-上肢-下肢)。
保育员可以在裤子上(膝盖绣花)帮助幼儿分辨裤子的前后。
保育员平时要做好(保育工作计划)和记录,为写好保育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保育员提醒睡眠中的婴幼儿排尿必须首先(唤醒婴幼儿)。
保育员要与教师共同做好室内教育活动前的精神准备。活动前,保育员应根据教育目标协助教师启发幼儿对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思考,协助教师稳定幼儿的情绪,照顾个别幼儿和体弱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
保育员应该(善于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婴幼儿大小便。
保育员应该提醒幼儿洗脸时避免(漏洗)。
保育员应根据(气温和饮食),掌握婴幼儿睡眠中如厕的次数。
保育员应解决幼儿洗澡中出现的(眯眼)问题。
保育员应为婴幼儿准备(清洁的卫生纸),以便婴幼儿排便时使用。
保育员在参与婴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干涉婴幼儿的活动,要(善于观察婴幼儿的活动情况),把握好介入婴幼儿活动的时机,做出适时、适当的指导。
保育员指导幼儿洗脸前应先(提醒幼儿擤鼻涕)。
不属于儿童口吃的原因的是(暗示)
测量体重时应注意,婴幼儿应站立在秤盘的(中间)。
陈鹤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13年)。
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江西实验幼师)
晨检工作应在婴幼儿每天清晨(入园)时进行,寄宿制幼儿园应在婴幼儿早晨起床以后进行。
晨检时保育员应检查婴幼儿的衣兜,将小物件收起来,以防(出现异物入呼吸道)。
晨练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目标、不同季节和(孩子的不同兴趣)而有所选择。
成人应该提醒婴幼儿在(外出归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