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1999年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思想逐渐传入我国幼教界,“方案教学”开始时兴,我敏锐地感到“方案教学”与我园研究的“幼儿现代科技教育”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有其独特的见解。我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开展了“方案教学”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鼓励每个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方式开展教育实践与反思。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性的拍摄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幼儿的学习过程,组织教师共同分析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三年的探究中,全体教师从反思的实践者角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及时把教师的经验加以整理,2001年出版了《走向方案教学》一书、引起了幼教界的关注,港澳地区再版了此书。2004年《走进方案教学》的出版,将我园的教研成果再次提升。最近我们又在进行“艺术化课程”的探索,引领教师在关注幼儿自主探究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幼儿的艺术创造与审美情趣,使教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五、尝试园本教研活动创新
我们根据东方幼儿园教师学历高、教龄短、善于接受新观念这一特点,在反复了解教师的所思所需的基础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们紧扣教研活动这一重要环节,强调在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知识运用等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每个教师在教育观念、观点、方法上提供视点。
(一)转变思维方式的研修
这一研修旨在引导教师转变思维模式。我们分三个阶段进行尝试:拓展思维--推出体验--跟进实施。
1.拓展思维
我们以“功夫在诗外”作为的研修的目标。在教研、科研、培训中,我们为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菜单”,强调思考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让教师以提高自身价值为主,而不仅着眼于自己的份内工作。我们聘请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位艺术家来园指导,在整个研修中采用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部分拓展思维活动的案例:
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我们准备了一张粉红色的装饰纸,纸的中间写了“儿童”两字,接着我们要求教师们用各种表达方式来反映对儿童这一概念的自我理解。三十几位老师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整个活动充满了分享与收获的气氛。
通过这个游戏,老师们在互动中领悟到,每个人对问题的思维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宽容地包涵她人、幼儿、家长等不同的观点。
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出示了五张8K的铅画纸,纸上用铅笔画了两个简单的人形,要求教师在二十分钟内共同设计一男一女两个人物,然后有故事情节的讲述,但有关材料选择、故事情节、合作对象都不加以规定。教师们自由组合与分工,策划、美工、编故事、讲故事……,在展示作品过程中,五张异想天开的画面,五个稀奇古怪的故事,不断引发出一阵阵笑声。
通过这个游戏,每个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更营造了智慧创造与自由表达的教研学习氛围。
第三次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视觉拓展游戏。在白板上张贴了从小到大顺序重叠的三张纸。请教师们在第一张小纸上自由描绘一个幼儿园,我们告知教师:幼儿园是社区的一个单位;请教师拿下小纸,在中纸上自由描述一个社区;接着又告知教师:社区只是城市的一部分,再请教师拿下中纸,在大纸上自由描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