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论文: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模式(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4日 22:51:29

  (2)幼儿音乐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形象性。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从形式及方法的运用上体现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调动幼儿教育的审美感官,使领略到音乐的美,在为幼儿提供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具体方式时,可以引导幼儿从音乐的直观形象入手,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非音乐手段,如图片的展示、语言的讲解、动作的表演等外在形式帮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领略、体验音乐的意境。

  2.幼儿音乐教育的感染性。

  音乐艺术的美不仅是具体、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悦人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幼儿在接触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能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及事物是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初步鉴赏和判别能力。此外,幼儿正处于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情感体验也趋逐步丰富,富有情感性和感染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音乐本身美的感染力于幼儿音乐教育之中,让幼儿多参加各类富有感染性、情绪性的音乐活动。通过体验音乐所表现出的形象美和形式手段美,既能使幼儿的积极情感逐步丰富、深刻起来,又能给幼儿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情感体验、个性特征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幼年时代是游戏的时代,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特殊形式;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幼儿所追求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欢乐,而儿童音乐本身的娱乐性特点,正是吸引幼儿喜爱音乐活动并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原因之一。

  1.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上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幼儿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性最直接地体现在"音乐游戏"上,音乐游戏是借用游戏的形式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一种音乐活动,能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的趣味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幼儿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同时,又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除了音乐游戏外,在幼儿园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欣赏等具体活动中,趣味性的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在幼儿歌唱活动中的歌曲作品,歌词富有童趣及表现儿童游戏活动的歌曲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拉拉勾》、《丢手绢》、《胡说歌》等等,特别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如《小老鼠上灯台》、《摇啊摇》等。再如,在音乐欣赏活动内容中,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欣赏,通过角色扮演,用动作体验、表现音乐,把情节、角色、规则等游戏的因素引入音乐欣赏过程,用外显动作表现式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对欣赏活动以及对所欣赏乐曲的充分感受和理解。

  2.幼儿音乐教育形式上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幼儿音乐教育形式上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形式是自由、灵活而多样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活动组织形式是一种集体的音乐活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活动形式。针对同一个教育内容,音乐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而多样的。如,歌唱活动的形式既可以是集体的齐唱,也可以是个别的独唱、小组的接唱或同伴间的对唱等等,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交替出现多样形式。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活动空间,选择合作活动的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小组等等。在复习性质的"小小音乐会"游戏式的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发地、主动地提出活动的要求、内容及形式安排并引导活动的进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也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可以各种不同的角色身分直接或间接地指导幼儿的音乐活动,幼儿也可以尝试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参与音乐教育活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