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挚爱篇:宽严有度 尊重生命
初为人师的那一刻,面对家长的质疑,面对孩子的好奇,面对领导的期待和同事的观望,怎么办?没有示范,带班的工作经验作为参考,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要从有心观察孩子寻常时刻的言行开始,去逐步了解孩子,了解每一位独特的小生命。在拉近和孩子距离的基础上,尝试用对话和跟进的方式去深度解读他们言行背后的心理……慢慢地开始能够看懂孩子,理解孩子们的特有“文化”。
一、爱的魅力
爱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有人说,师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真的能够创造奇迹。(我园小班的解宇航、戚家豪在老师的关爱呵护下从一字不会说到能够开口说话)
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爱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邵萍说:“幼儿教育首先是爱,爱就是我的教材。”“热爱孩子是教师的道德底线,了解孩子是教师的应尽义务,发展孩子是教师的永远追求。”每次与孩子说话,吴邵萍总是蹲下去,从来也不拿手指指着孩子,永远都是柔声细语、嘴角含笑,永远都是“请”的姿态,永远都与幼儿保持平等。拿书给心情低落的幼儿,要选择不规则图形的,这样可以引起他的注意;与孩子相处时,永远是肯定和赞扬的状态……诸如此类的细节,吴邵萍每时每刻都在身体力行着。
爱令教师角色发生转变:老师——妈妈(可信的妈妈 亲切的妈妈 伟大的妈妈)
在幼儿园中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我们来照顾,白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家人的时间都长。刚入园的小班孩子需要妈妈的抚摸、拥抱入睡,吃饭要喂;孩子拉撒在裤子上要给他洗净;我园的老教师杨翠霞经常为班上不会说话的孩子洗澡、剪指甲……. 保育的性质使我们已经担当了妈妈的角色。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圣”。选择的幼教,就选择了这一神圣的职业。
在面临个人问题与更多孩子的需要的抉择的时候,有的教师没有表现任何的犹豫,有的只是义务反顾。
四川地震中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她全身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最美女教师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0后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说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