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健康教育》试题库(10)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1日 20:23:59

(4)幼儿园健康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审美发展。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能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各种形式的美。在健康教育中,很多的场合和机会都可以用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如美的体格.美的姿势.美的环境.美的舞蹈等等。


3.论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目标。
答:健康目标有: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4.论述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演变。
答:(1)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教育目标
1952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注意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障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培养幼儿准确运用感官和语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以发展幼儿的智力。
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
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增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教育目标
1981年教育部办法《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保证幼儿必需的营养,作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有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
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有而对它们的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
(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幼儿教育目标
1996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21世纪初的幼儿教育目标
健康目标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目标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社会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目标
 .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论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答:在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培养时,应使用的策略
(1)家园配合;
(2)常抓不懈;
(3)适时要求;
(4)尽早入手。
良好的饮食营养教育应注意的策略
(1)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是饮食营养教育的前提。
(2)分析幼儿生长问题的具体原因。
(3)兼顾食物和进餐的生理意义和文化意义。
(4)掌握坚持和妥协的分寸。
(5)掌握个体心态与群体的平衡。
幼儿园开展体育获得的策略主要有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