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遗忘,另一类是暂时性遗忘。
19.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有四个:一是流畅性,二是新颖性,三是灵活性,四是精密性。
20.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材料扩散、结构扩散、功能扩散、组合扩散.
二、名词解释
1、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 幼儿教育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4. 领会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
5.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
6、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
7、言语直观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
8、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9、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10、组合律是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11、知识系统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12、保持是指对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
13、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14、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
15、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16、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三、选择题
1、对智力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智力与知识是相同的范畴B、智力与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C、知识可以说等于智力D、知识丰富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
2、智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列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是(D )
A、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B、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
C、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D、有助于幼儿更快地成长
3、下列不属于知识掌握的最基本环节是( C)
A、巩固B、领会C、整合D、应用
4、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A )教学方式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
5、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 B)感知规律
A、相似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B、 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C、 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
D、 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
7、下列对幼儿理解的特点,错误的是(C )
A、 孤立地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
B、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C、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接理解
D、 幼儿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8、(A )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多一步。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9、下列不属于影响幼儿的再认和回忆的条件是(C )
A、幼儿的生理健康状况 B、幼儿的心理状态
C、幼儿回忆的侧性及自觉程度 D、能否运用正确的回忆方法
10、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 D)
A、知识的理解B、知识的领会C、知识的巩固D、知识的应用
11、下列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A )
A、连续性 B、新颖性C、灵活性 D、精密性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为几岁到几岁?(C)
A、0~2岁B、2~7岁C、7~11岁D、11岁以后
1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是属于哪个运算阶段?(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 幼儿园教学中最常使用直观方式,其中通过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是哪种直观方式?(A) A、实物直观B、摸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
15. ( )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是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是属于哪种感知规律?(B) A、差异律 B、活动律C、感知律 D、组合律
四、判断题
1.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各种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 √)
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已经能够从别人的观点和角度去看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