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惩罚法:父母对幼儿不良的观点、行为作出否定评价,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与错误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自然后果法:就是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第三节 管教的策略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改变技术是根据史金纳的理论而来,他将行为分成反应行为和操作行为。前者是由刺激引发的,如看到食物就会流口水;后者则是个体为了满足其心理或身理需求,而采取一连串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为了后果的增强而建立的。
书P250表理解的看懂孩子每种行为现象对应的心理。
父母效能训练
1.高顿提出
2.为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而提出的。
3.父母效能训练的两个核心:
一是父母主动地倾听;
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4.父母效能训练的关键点
(1)认清并说明冲突;
(2)找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
(3)评价这些解决方法;
(4)决定对双方都最好的方法;
(5)实施此方法;
(6)评价此方法的结果。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幼儿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环境中成长的。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家庭教育指导是社会和儿童教养机构根据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家长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帮助的过程。
家庭教育指导是教育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的教育形式,是教家长如何当孩子的教师的教育,因此带有一种师范教育的性质。
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1.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2.社区指导
3.企事业机关的指导
4.大众传媒的指导
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婴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来源中,来自报刊杂志和读物的居多。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家长素质
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P267
含义:是指由家庭外社会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
一、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包括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子女的行为、表现;
三、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发育。
目前幼儿园进行家长工作的具体目的。
1、通过做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在经费、设备和人力上给与支持,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2、通过做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要求和进度,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在教育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与幼儿园一致,使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同步,为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服务;
3、通过做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一、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
二、知道家长提高养育水平;
三、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四、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教育;
五、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
1.家长与子女;
2.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
3~6岁幼儿的家长是我国目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
3.不同身份的家长;
六、家庭教育指导原则P272 (搞清楚每一个原则的含义)
七、家庭教育指导的分年龄要求
1)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P281
2)对3~6岁儿童家长的6方面指导内容 P285
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八、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P287
个别指导的含义:个别指导就是指个别指导者与个别家长之间通过对话、书信、电子邮件等手段,围绕着儿童成长的问题进行的"一对一"的沟通方式。
形式包括:园内交谈、书信来往、电话联系、《家园联系册》的使用、家庭访问、专家咨询方式(这里的知识点在书P290~292页,对于这些概念需要理解概念意思,同学们下来要看书)
集体性指导是根据同类家长共同的问题或需要,由指导教师组织的,家长集体参加的一种指导形式。
教育开放活动属于集体性指导的一种,它指幼儿园、托儿所通过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家长来园、来所观看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情况,促进家长配合、支持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指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