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例如,对幼儿图形记忆能力的研究可以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实验指标为再认率。在研究中,研究者先让4~5岁儿童在电脑上看15分钟的图片,然后在电脑依次呈现图片(其中一部分是看过的,一部分是没看过的),每张呈现5秒种,若幼儿认为看过就按Y键,若认为没看过就按N键(在实验前要让幼儿熟悉按键)。实验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电脑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4~5岁儿童图形记忆能力的水平和特点。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研究者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控制,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可靠(实验的内部效度较高),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其缺点是实验情境人为性较强,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实验结论难以推广到儿童日常生活中去(实验的生态学效度较低)。另外,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情绪、道德)等复杂心理现象很难用实验室实验进行研究。
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例如,上面研究游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就可以采用现场实验法。在实验前,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进行测评。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周中,控制组儿童进行正常的幼儿园教育,而对实验组除了进行正常教育外,还要每天进行1~2小时的游戏活动。两周后,再对两组儿童进行情绪表达和控制能力的测评,并比较两组儿童的差异,从而得出游戏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现场实验的优点是既尽量控制了各种变量,又保持了实验的自然性,实验结论可推广性较强,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实验的生态学效度较高)。目前,在幼儿心理发展研究中现场实验使用非常广泛。其缺点是实验控制条件不会太严格,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其内部效度较低。
对幼儿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都应该与教育的原则相适应,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任何研究不得以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2)幼儿实验室(一般称为“儿童活动观察室”)的布置,应尽量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保持一致,使幼儿在实验条件下表现自然。(3)实验进行中应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尽量使儿童保持良好的生理和情绪状态。
二、研究程序
幼儿心理学研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但研究程序大致是相同的。一般而言,幼儿心理学研究包括以下程序:选择课题与提出假设,确定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实施研究与收集数据,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检验假设与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