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1)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9日 22:28:48 

  五、和老师沟通的方式与技巧。技巧不是谋略,而是真心诚意。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你对老师诚心、心里有老师,老师对你的孩子亦会关心。与老师交流除了当面沟通外,还可以采取写信和打电话的方式沟通:

  1.手机短信和写信。重要的节假日、生日和气候变化大时不忘给教师发问候短信,孩子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短信询问,或者经常发些出自内心感谢老师的短信,短信后面加上三个字"不用回",老师会觉得你善解人意。用写信的方式沟通也很好,书信容量大,反映的问题也会比较全面,老师能长久保存,写好后E-mail给老师。

  2.打电话。打电话是和老师交流沟通的好方式,简单直接、占用时间短、解决问题快。给老师打电话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三个:一是打电话前先发短信问老师什么时候方便接电话,提前预约,这样不至于打扰他的工作和接不到电话;二要注意时间。一般晚上给老师打电话好一些,老师白天上课会比较忙,晚上心情会轻松些。通电话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3-10分钟为宜。不要一接通电话就讲个没完,这会让人很烦。三要有老师讲话语气不好的准备。有时我们打电话给老师,正赶上老师状态和讲话语气不好,这时应及时挂断电话,告诉老师下次打给他。不要打过两次就不敢打了,觉得老师讨厌我们给他打电话。老师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有家庭、有自己的孩子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偶尔情绪不好也是正常的,我们应予以理解。

  六、沟通要广泛,要与孩子的所有任课老师沟通。影响、改变你孩子的不一定是班主任,可能是体育老师、音乐老师或英语老师,任何一个老师都有可能改变你孩子的一生。为此,我们沟通的对象不要只放在班主任身上,要跟孩子所有的老师都保持经常性地沟通与联系。只跟班主任沟通,沟通的对象就只有一个点,跟多个老师沟通,就会有多个点。沟通的点多了,你孩子受到的关注就会提高。如果孩子听不进家长的话,就可以把你的意思与孩子喜欢的老师沟通交流,让老师与你的孩子沟通,效果会比较好。

  教育机会就在有心人手里,教育的智慧就在善于"悟"的家长心里。

  太任教育:被家长忽视的13个问题让孩子伤不起

  1.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父母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 家教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