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9)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9日 22:28:48 

  家庭中也是如此。一旦家长对孩子真正丧失信心,尽管嘴里不说,尽管有意掩饰,孩子仍然能够从家长的言谈举止及眼神表情里,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失望,这时孩子的内心世界肯定会极其悲凉、无助,紧接着会自暴自弃,冷漠讥讽,寻隙报复,都有可能出现。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所以在这里应该及时给家长和教师敲响警钟。

  有的家长可能会感到委屈,"不是我们对孩子不报期望,实在是他表现得太让我们失望了。"真是如此吗?那么,我们看看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早期表现很差,他们的家长是怎么对待的?我们真应该好好学习介绍下面的这两位伟大的母亲。

  三、两位伟大的家长--她们始终对孩子抱有热切期望

  世界上有两位家喻户晓的大科学家:一位是爱迪生,另一位是爱因斯坦。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的项目,竟然高达1628项,这真是个惊人的数目。一般的人如果一生能有一两项发明,已经很不容易,足以令人骄傲了。

  爱迪生的发明虽然很多,但是,每一项发明都是不容易的。最典型的要算是电灯的发明了。电灯发明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出在电灯丝上。电灯丝应该是通电后,既要能发出明亮的光芒,还要能耐烧很长的时间。但在试验的过程中,许多的材料都不合格。不是不够亮,就是不耐烧。

  爱迪生不怕困难,一个不成,再试验另一种。金属的不成,就换木材的,木材的不成,再换陶瓷的,甚至连竹子都试验过。谁能想到,爱迪生前后共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才成功的发明了电灯。

  爱因斯坦,人称他是二十世纪的牛顿。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确是了不起的贡献,如果没有他的理论成果,当代的宇宙航行、宇宙探索也许还要推迟若干年。

  这两位同样伟大的科学家,还有一个十分相同的童年--童年的不幸。

  爱迪生在小学时,是个异常聪明、但始终被人看不起的孩子,他对许多事物都好奇。例如,他看到母鸡能从圆圆的鸡蛋孵出小鸡,就找来许多鸡蛋,亲自学着孵小鸡。别人都以为他是疯子;他看到气球能在充满气之后飞到天上,于是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上天的同学来吃。不幸的是,吃了发酵粉的同学,不但没有飞上天,反而都肚子疼痛得满地打滚。校长知道是爱迪生出的主意后,非常生气,高声喊道:又是你这个捣蛋大王,我把你开除了。因此,爱迪生的学历,只有小学二年级。

  爱因斯坦小时侯,虽然不调皮,但也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学生。他常常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教师以为他是在故意捣乱,别人也以为他是个傻子。

  当爱因斯坦要毕业时,他的家长找到校长,不好意思地问到:我的孩子,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会有点出息呢?让人没想到的是,校长竟然冷酷地回答道:您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一样都是没有出息。

  这两个不幸的孩子,有幸的是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两个都有一个始终对孩子抱有热切期望的家长。

  当小学校长将爱迪生开除之后,爱迪生的母亲气愤地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有强烈的好奇心。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

  于是,爱迪生的母亲将孩子接回家,亲自给他上课,后来又鼓励他搞试验。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进行试验时,不慎燃起了大火,仪器、设备全部烧毁,但是他的这位单身母亲毫不后悔,继续支持他搞试验。

  同样,爱因斯坦小时侯,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一个个欢蹦乱跳,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独爱因斯坦一人默默地坐在湖边,凝视着湖面。

  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的母亲身旁,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不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那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在想问题。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 家教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