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教师介入小班幼儿区域游戏现状的研究(7)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9月18日 09:41:36

  2.教师应该学会多反思,提高介入小班区域游戏的总体水平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应该具有目标性和计划性,但并不意味这一成不变,不能做好规定让幼儿怎么去玩,而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应该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看待幼儿的游戏,切不可以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幼儿游戏的正确与否,这样的话幼儿就没有了游戏的自主性,幼儿的游戏就成了教师的游戏。如果教师对幼儿游戏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的话,就会觉得幼儿的表现是多么的优秀,想法是多么奇特,这样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才能与幼儿的游戏意愿相一致,教师才能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此外,幼儿园各小班之间可以开展区域游戏的观摩活动,教师之间相互批评和建议也可以提高教师对幼儿区域游戏的介入水平。所以,要提高教师介入小班区域的总体水平,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提高介入区域游戏的有效性,促进介入水平的提高。

  3.新教师应该多和成熟教师学习,提高介入小班区域游戏的水平新教师由于缺乏教育经验,在小班幼儿区域游戏的介入行为上没有更多的经验支持,导致介入次数较高,而介入效果不理想。而成熟教师成熟教师在幼儿园实际的区域游戏中,由于教育经验和职业经验丰富,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在介入行为的时机与方式的把握上有自己的判断,介入行为能做到基本上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发展需要。因此,新教师要多和成熟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介入水平。所有新教师就要保证有足够的观察时间观察游戏,这样才能提高区域游戏的质量。研究发现,不充分的观察才会导致高次数的介入现象,才会在错误的介入时机下产生负向效果和无效果。因此,新教师在介入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时要有充足的观察时间,放慢介入的速度,这样不仅能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而且能满足幼儿对区域游戏的需要。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恰当的时机并选择出适合幼儿的介入方式。因此,新教师要学会多观察,多和成熟教师学习,提高介入小班区域游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 陈建林.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 关少英.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7]杨莉君,邓双.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 (4).

  [8]张德实.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8).

  [9]陈美菊.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支持性策略[J].幼儿教育,2007,09.

  [10]]杨君青.例释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J].幼教天地,2010.

  [11]邱学青: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D].幼儿教育,2004年第11期.

  [1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张海红.社会建构主义观视野下的幼儿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导刊,2007(04).

  [14]徐慧麟.我们应该怎样介入[J].早期教育,2005.

  [15]]王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

  [16]张海红.社会建构主义观视野下的幼儿教师角色定位=J8教育导刊,2007(04).

  [17]Fein,G&Fryer,M.(1995).Maternal contributions to early symbolic play competence.Develepmental Review,15,367一381.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