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减轻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措施的有效性探讨(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30日 21:01:29

  我国一线的幼儿教师也对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进行了观察记录研究。一是对幼儿分离焦虑表现的观察总结,概括起来包括:哭闹不止、默坐、独自游戏、念叨回家等等;二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个案观察研究。一部分老师,对分离焦虑问题较为严重、入园适应较为困难的幼儿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与这些幼儿的家长也作了特别的沟通。这类教师将这些幼儿每日的在园状况记录下来,经过自己的反思以及与家长的沟通,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来进行教育干预。

  4)幼儿园采取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策略的研究

  帮助新入园的小班幼儿缓解分离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园新学年开始之初的重要工作。针对缓解幼儿分离焦虑这一问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不断尝试采取新的措施。

  通过文献的整理,可以知道幼儿园、教师、家长主要采用以下措施来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① 幼儿园方面主要包括:a.预入园制度。这种制度是给已报名的幼儿家长发放入园证,让他们在幼儿尚未正式入园之前,时不时带幼儿来园参观玩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老师,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和好奇之心。b.家访制度。家访时间往往选择家长和幼儿都空闲的时候,一方面教师可以与家长详谈,了解幼儿的特点、生活习惯、成长经历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和幼儿玩耍,让幼儿充分与教师接触,减少陌生感。c.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为了减少幼儿因为自理能力差的原因而产生分离焦虑,建议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应加强其自理能力的训练。d.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迈出了从个体到社会的重要一步。然而,面对众多新的、陌生的面孔,怎样和其他幼儿交往,怎样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愿,都是新入园幼儿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入园前幼儿园会建议家长在家里先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幼儿提前了解在幼儿园的情况。e.弹性入园制度。部分幼儿园允许个别幼儿不严格按照幼儿园统一的入园离园时间上幼儿园,可以晚些来园,提前些离园,主要是想保持幼儿的情绪安定。f.注重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了使新入园的幼儿喜欢幼儿园,不至于对幼儿园的环境感到太陌生,一些幼儿园注意创设色彩丰富、内容充实的环境,有些幼儿园还尝试创设家庭式环境。

  ② 教师方面包括:a.用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心智与智力发展还处于稚嫩期,活泼、好动的同时,注意力易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很短,常常会走神,在潜意识的支配下想起父母,所以我们会通过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暂时忘记父母,投入到游戏当中。通过游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幼儿刚到幼儿园时,教师会让父母尽快离开,先让孩子玩一下游戏,同时在新学期之初也会延长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b.关爱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孩子经常会缠着对他好的人,认为这个人特别亲切,并且对其产生一定的信任感,所以教师在一开始要有耐心,有信心,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才能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感,才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托给幼儿园。对于经常闹脾气的孩子,老师们并不是置之不理任其发展,有经验的老师是很懂得孩子的心理。当孩子知道哭闹是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就学会了使用这样的方式去达到目的。所以我们都会在孩子哭闹了,冷静过后才对他进行安抚,拥抱呵护,让他的情绪尽快稳定下来,继续融入群体中。c.采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在开学初,教师们会组织更多的音乐活动,同时也会采用音乐来训练孩子的习惯,孩子们会根据音乐判断此时应该做什么事了,有些音乐是欢快的,孩子们会听到后兴趣高昂,有些音乐是安静的,孩子们就会稳定情绪,研究发现,采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孩子们的分离焦虑。 d.采用互动的方法,让幼儿与同伴、教师和周围环境通过动作、语言、图像、符号、作品等方式形成的对话、合作、协调与分享。e.创设温馨而又充满童趣的环境。温馨、舒适、亲切的家庭式环境能有效缓解幼儿的焦虑和不安,而充满童趣的环境布置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照片、喜欢的卡通形象做成教室墙饰的一部分,或是将幼儿其它熟悉或喜爱的玩具、物品放到区角,让幼儿在教室中找到熟悉感和归属感。f.多和家长沟通,特别是和分离焦虑严重的小孩的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让家长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家长在家里也要经常对孩子说"孩子长大了,应该上幼儿园了",一起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g.多鼓励、多表扬、多启发。幼儿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上幼儿园没哭、把自己的早点吃完了、主动向老师问好了、给爸爸妈妈说再见了等等,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可以采取奖励小红花,分发糖果的方式,增添儿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教师多一份鼓励,幼儿就多一份自信,在鼓励和自信中幼儿就会一天天成长!

  ③ 家长方面包括:a.和孩子一同熟悉幼儿园,了解已入园幼儿的生活。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应当带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及其周围的环境。让幼儿慢慢产生对幼儿园的好感以及对幼儿园里孩子的羡慕之情有利于幼儿入园时良好情绪的发生。b.调整幼儿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入园前应该使其生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要由着幼儿,饮食方面一日三餐争取做到荤素搭配,从小就让孩子接触各种食物。平时生活中每天让幼儿有一定的独处时间或是在家中有一块属于他自己的不在家长视线之内的活动空间(保证幼儿的安全,家长可不时地偷偷观察到的地方)以培养其独立性。c.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人和新事物,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幼儿如果平时较少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和接触外界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陌生的人和事,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d.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教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幼儿入园以及今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家长在生活中、与孩子的游戏中或讲故事时、外出游玩时随时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经常与其交流,积极回答孩子提出的"为什么",经常鼓励孩子,这样入园后孩子有了什么需求就可以大胆地和老师说而不是不知道怎样说或不敢说,无形中就减轻了孩子的分离焦虑。e.尽早入园,坚持接送,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的家长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已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有少数幼儿由于父母的一时不忍心,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导致每次来园都哭闹不止,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帮助幼儿迅速融入集体生活。f.适时分离,莫要徘徊。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一见孩子哭闹,就赶忙抱抱孩子、哄哄孩子,然后孩子就好了,再要走,孩子就又哭闹,家长欲走又止,或者总是在窗外徘徊,一不小心被孩子看到,孩子又哭闹不停,正确的做法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告诉孩子下班后来接他,不要犹豫也不能徘徊,马上离开幼儿园,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g.消除自身的分离焦虑。孩子入园不仅孩子存在分离焦虑,家长自身也存在分离焦虑,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没哭、吃没吃饱等等,其实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做好家园合作,轻松对待孩子入园,我们要用自己好的心态去给孩子示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