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问题陈述
1.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2.幼儿园分离焦虑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3.众多的降低分离焦虑的措施让教师与家长在采取的时候产生了疑惑,究竟怎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呢?怎样的措施可以让孩子尽快地融入集体中?
4.不同措施分别在哪种情境下的有效性较高?不同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通过组别比较或组内比较说明采取某种措施或不同措施的效果?
六、结果与分析
(一)观察法的结果与分析
1.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量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1)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结果与分析
表1幼儿主要分离焦虑表现人次分布表
行 为
人
次
日
期
Week1
Week2
Week3
Week4
Week5
Week6
总计
大声哭25 2312158588
哭泣37482314128142
独自游戏191916117274
依恋老师1816949056
依恋自带物16102424 38 不肯喝水16131751254
不正常吃早餐27322812105114
不正常吃午餐20191862469
不正常午睡2415620047
重复句子24251731065
人次
图1幼儿主要分离焦虑表现人次分布图
通过对以上幼儿分离焦虑表现人次图表的观察,我们可以从总体上看到幼儿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① 哭是幼儿分离焦虑最普遍的行为表现。哭泣是大部分幼儿分离焦虑行为表现形式,出现的人次最多,平均每周出现约24人次,持续出现的时间最长;大声哭是另一种明显的分离焦虑行为表现形式,平均每周出现约15人次,持续时间也贯穿于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期。以上特点的出现可能与幼儿对环境的认知有关,由于班上孩子多,教师不可能全面照顾每一名幼儿,所以幼儿意识到,在某些时候大声哭也不能得到相应的回应,也不能改变与主要抚养人分离这一事实,幼儿便形成了对这一现实情境的认知,由强烈的外显表达转为缓和的表达,这与鲍尔毕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失望、超脱是相符的。
② 不正常吃早餐是幼儿分离焦虑的另一种突出的行为表现。不正常吃早餐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在家没有让幼儿自己吃早餐,总是喂孩子吃饭,孩子刚刚到幼儿园的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感很强,而且刚到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对幼儿园的早餐不适应,加上部分家长怕孩子在幼儿园不吃早餐,很早就在家里准备了早餐给孩子,导致很多孩子不习惯吃幼儿园的早餐。
③ 依恋老师、依恋自带物、不肯喝水、不正常午睡、重复句子是部分幼儿的个别行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依恋自带物和不肯喝水是最缓和的分离焦虑表现,这两种表现显而易见,却不会造成其他幼儿情绪的紧张,所以教师往往由于需要顾及很多分离焦虑表现强烈的幼儿而缺乏了对出现这类行为幼儿的关注;依恋老师及不正常午睡、重复句子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大多是伴随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表达或在其之后出现的,重复句子有些特殊之处在于,这一行为即使在某幼儿的其他分离焦虑表现已经消失之后还会存在,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分离焦虑表现的缓和化的幼儿已经习惯了这一言语表达。
④ 周一或者长假后的第一天容易出现分离焦虑,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周都是分离焦虑很严重的,按照常理第三周的分离焦虑应该是比较少的了,可是由于是国庆长假后,所以分离焦虑出现的人次很多。早上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是出现分离焦虑的高峰期,孩子进园时,看到有些小孩哭泣他也会哭泣,而那些之前上过托班的小孩,对幼儿园的适应性比较强,所以很少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分离焦虑。
2)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出现时间段表现结果与分析
小班幼儿的跟踪观察可以得出,早上8:00-8:30送小孩来幼儿园大多小孩子出现哭泣的现象,也是这个时候出现较多的分离焦虑,中午午餐以及午睡的时候也是分离焦虑比较严重的时刻,很多小朋友不习惯在幼儿园里集体睡觉,所以一开始哭闹、哭泣、不肯午睡的小孩子比较多,班上的老师都要在旁边哄孩子们入睡,但是经过老师们强制要求小孩子躺在床上、睡在孩子旁边等措施,我们也可以从上图中看到所有小孩子都能够好好午睡了。
3)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性别表现的结果与分析
利用SPSS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在显著水平为0.05的基础上,结果如下:
表2性别与分离焦虑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
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均值方程的t检验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
假设方差相等.136.716.04521.965.040.884-1.7981.877
假设方差不相等.04415.823.966.040.906-1.8821.96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F=.136,t=0.045<.05所以分离焦虑的表现与性别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是我们的观察可以知道9个女孩子中有两个女孩子是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而14个男孩子中只有两个是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可以知道男孩子中分离焦虑的比例是14.3%,女孩子的分离焦虑的比例是22.2%,所以女孩子的比例多于男孩子,素以女孩子的分离焦虑较男孩子严重,同时也发现女孩子的分离焦虑的表现多半是以哭泣、大声哭为主的,而男孩子却是以默坐和独自游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