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可变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个别特征的区别和联系;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划分的必要性、复杂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危机期、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期;0~1岁、l~3岁、3~6岁儿童心理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予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稳定性
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
1.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
2.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1.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做明确标志,即儿童心理学上所谓的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2.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儿童工作者,据划分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
(二)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
1.儿童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
2.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可变性,这给科学地掌握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
(三)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0~1岁),又称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
先学前期(1~3岁),又称幼儿早期;
学前期(3~6岁),又称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学龄期(6、7~18岁)。
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2.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3.转折期与危机期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1.概念: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
(1)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
(2)与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