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岁开始》(20)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09月13日 20:35:56 

  当你的宝宝开始睡过夜,人们会说:"你只是幸运。""你有一个很好带的宝宝。"但这两种说法都不是事实。你的宝宝睡过夜,乃是因为你训练他的。你的成功归功于你的功劳,但请记得:让你的宝宝睡过夜,并非你育儿的终极目标--但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开始。

  问题复习1.什么是与清醒时段及睡眠时段有关的常见错误?

  2.在第一个月,你的宝宝很爱睡。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使宝宝保持清醒?

  3.如果你的宝宝无法保持清醒,你该怎么做?

  4.小睡是否可有可无?请解释之。

  5.当你照着喂食、清醒、及睡眠这样的规律,在3小时的周期中,宝宝应小睡多久?而4小时的周期呢?

  6.请列举使宝宝快乐醒来的三个基本原则。

  7.什么是宝宝醒来时哭闹的几个常见原因?

  9. 当你的宝宝哭了宝宝为什么哭呢?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说:"当我们一生下来,我们就为来到这个愚蠢的舞台而哭。"虽然那是聪明而富诗意的说法,但是实际上,宝宝哭的原因远比这复杂。当宝宝边哭边吃他的手时,我们常以为他饿,应该喂他。宝宝哭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很奇怪,大多数的人只考虑到宝宝饿了。宝宝哭,除了他饿了之外,可能是他累了、尿布湿了、病了、无聊了、觉得挫折、时间规律弄乱了、喂得太频繁、或那只是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所做的事罢了。身为父母的,你需要学习如何判断宝宝的哭声,以便你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哭的威力宝宝哭在他的发展上有很大的影响,但并不是因为哭的本身,而是父母对哭的反应。在一整天中,宝宝一定有需要,要你去满足,你无法只是听见他哭,便知道他的需要是什么,而是你必须经由他的哭声判断他的需要是什么。如何判断对身为父母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我们可能很自然地认为带孩子是一种天赋,或是一种不需要学习的技巧,自然就会了。对动物而言,这是事实。它们的生活被它们行为的本能所控制;但是,对人类来说并非如此,我们被赋予理智和真理。建议年轻的父母,让他们的情感主导养育孩子是可怕的。如果一个妈妈觉得今天不想喂宝宝呢?如果她不想理会宝宝因饥饿而哭呢?如果她不想帮宝宝换尿布呢?父母虐待孩子,不是因为无法控制的理性,而是因为情绪失控。理性与判断是健康地养育孩子之基本要素,而非情绪。

  婴儿早期哭是一种非认知的方式,用来传达需要及不舒适。哭有目的上及强度上的不同。宝宝因饥饿而哭,与生病的哭不同;想睡觉的哭,与"抱抱我"的哭不同;不舒服的哭,与有需求的哭不同。宝宝哭声的大小也不同。有时宝宝只是轻轻地哼几声;有时则是突然抗议式的大哭。

  想要让宝宝尽量少哭,或完全不哭,很容易使宝宝紧张,特别是情绪的眼泪可以带出体内化学的活化紧张荷尔蒙。我们个人不喜欢听见宝宝哭,但是我们了解有些时候,宝宝甚至需要一场好哭。

  受宝宝哭声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虽然他们拥有比祖父母对哭声更大的容忍力)。没有父母喜欢听宝宝的哭声,你也不喜欢,特别是如果你第一次当妈妈,因为你未曾经历过像你的宝宝哭这么强烈的情感。这种声音可以让你怀疑你是否做错了什么事。你会这样觉得,并非哭本身是不好的,而是你不熟悉因为哭所带出的不确定感。当你照着日常的规律去带宝宝,你可以减少许多这种不确实感。

  教导你的宝宝爱有人主张无论孩子为什么哭,只要他一哭,妈妈立即反应,便是教导孩子如何去爱。如果妈妈没有反应,她便会使孩子失望。我们认为这样的思考方式,把爱和安全感降低为一个过程,而非一种关系。

  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孩子一哭,妈妈立即反应,可以教导孩子关于爱的任何东西,正如没有证据证明让孩子哭一下子,会使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孩子学习爱及得到安全感,乃是来自于父母和孩子间整体的关系,而非单一的特别事件。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如果为了宝宝更大的好处(例如宝宝需要小睡),应该稍微忍耐一下宝宝哭。

  无可避免的冲突冲突起源于哲学。宝宝哭是否如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假设,会使宝宝在往后的日子人格发展上造成无法改变的潜在影响呢?我们是否如达尔文所提出来的,把人的后代与动物的后代画上等号呢?我们认为不致如此吧!

  问题不在于对于宝宝而言哭是否不好,而是使宝宝完全不哭,对他是否是好的?我们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妈妈抱着使宝宝完全不哭的态度,她以后会对她自己与孩子有关的决定的能力失去信心。并且宝宝哭了便喂他,和整天背着宝宝是没什么差别的。

  每次宝宝哭,妈妈便把他抱起来喂奶,这乃是教导宝宝安慰来自于食物,而非妈妈。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史提夫不容易被其他的保姆所安抚下来。这或许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国家的年轻人肥胖的问题,并且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借着吃东西来舒缓压力的原因,他们在一开始就被训练成这种方式。这里我们并不是把胖宝宝与肥胖的青少年画上等号。但是,在婴儿时期喂食的问题,如:过度喂食,或无视于健康的喂奶形态,可能最终导致肥胖。

  另外一个考虑是:史提夫的妈妈期待他的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但是,如果有一天他的需要不再能立即得到满足呢?当第二或第三个孩子降生在这个家庭中将会如何呢?想想他在情感上会受到何等大的创伤呢!看到孩子在这种情感不平衡的状态下是何等令人心碎!他是如此的受别人立即的响应所限制,以至于他无法忍受别人稍微的延迟。

  史提夫的妈妈一直被以下的观念所影响,如"你不可能因为当宝宝哭你就去抱他,而伤害宝宝;毕竟,爱他多一些,并不会宠坏他。"然而,抱宝宝太多当然会伤害他。雷恩的妈妈比较了解这点。她了解宝宝一哭就去抱他的结果,并不是会宠坏孩子,而是使孩子觉得他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足,这对2~4岁的孩子的发展有破坏性的影响。训练孩子觉得他的需要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对于孩子学习环境的建立,如增强坐、注意力及专心,会有负面的影响。建立正确的学习环境才能有正确的学习模式。这是为什么我们的下一部分要谈及这一问题和下一阶段前提是:先有规律的作息,才有正确的学习模式。

  依此发展宝宝不只养成他一哭闹就被抱起来的习惯,他也变成不正常地去倚赖哭闹。史提夫的父母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训练他以哭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长远来看,我们常看到用PDF的宝宝哭得比用需求式喂奶的宝宝少。这是什么原因呢?照着日常生活规律来带的宝宝,在那规律的生活模式中变得比较有信心及安全感。他们的生活有秩序,且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在生活中有弹性。

胎教音乐
  • 新生儿特征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