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面试说课讲义(17)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8月15日 09:55:41

  《小花猫和小老鼠》
  (1)教师教儿童学会按歌曲的节奏朗诵儿歌:
  ×× ××| × 0 |×× ××| × 0 |×× ××| × × | ×× ××| × 0 |
  一只 小老  鼠,  瞪着 小眼  珠,  支着 两只  小 牙, 长着 八字  胡。
  ×× ××| × 0 |×× ××| × 0 |×× ××| × × |  ×   × | × 0 ||
  一只 小花  猫,  喵喵 喵喵  喵,  吓得 老鼠  赶 快    往   回   跑。
  在朗诵儿歌时,重点突出歌词的节奏以及儿歌中所押的“u”、“ao”韵以及“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
  (2)教师鼓励儿童朗诵歌词,同时用琴声为儿童的朗诵伴奏,琴声仅表现歌曲的节奏。
  (3)教师鼓励儿童朗诵歌词,同时弹奏音乐旋律,为儿童的朗诵伴奏,并请儿童同时注意跟随琴声的伴奏。
  (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带领儿童跟随琴声演唱。
  ……
  附歌曲:
  
  
  (六)游戏导入的模式
  历史上许多传统的儿童游戏活动都是伴随着歌曲边玩边唱的。如《丢手绢》、《卷炮仗》、《伦敦大桥》等。后来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习惯于把游戏和歌曲分开来作为两个独立的内容来教授,即先学歌曲,再教游戏,这就使得原本自然的活动变得很不自然。实际上,利用游戏的方式重复演唱歌曲,可以使歌曲的学习和游戏的学习互相强化,从而削弱枯燥重复的感觉。
  具体做法是:组织儿童边玩游戏边唱歌。一开始不要刻意纠正儿童的演唱错误,而是把重点放在游戏方式、游戏规则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此后采用“拖”的方法,让儿童在反复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歌曲。如:
  《丢手绢》
  (1)教师教儿童玩《丢手绢》的游戏,并在每次从头开始玩时自己清唱歌曲。
  玩法为:全体儿童围坐一圈,教师在圈外当丢手绢的人绕圈走,寻找机会悄悄将手绢丢在一名圈上儿童的身后,圈上的儿童不能回头看丢手绢的人。待音乐结束后,大家都看自己的身后,如发现手绢,立即顺丢手绢人绕的方向追赶,丢手绢的人要快速跑到追者的位置上坐下。如果丢手绢的人被追上,就要站在圈内为大家表演节目。如果没有追上,追人者就要表演节目。
  (2)儿童轮流当丢手绢的人,教师在每次从头开始玩时带领全体儿童清唱歌曲。
  (3)儿童轮流当丢手绢的人,每次改由丢手绢的人清唱前三句,其他人一起清唱最后两句。
  【社会】
  参考教案:
  我的标记朋友(小班)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标记。
  2、知道爱清洁、讲卫生,会用自己专用的毛巾、茶杯。
  3、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三张相同的标记图(分别用来贴在茶杯架、毛巾架、晨检袋上),全班每个幼儿的标记图都不同。
  2、晨检牌人手一张。
  3、小红星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标记图。
  教师:洗完手后,我们用什么擦手?
  教师:这么多毛巾都一样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一条是自己的毛巾呢?(引出标记图)
  2、实践操作,幼儿选择并粘贴标记。
  介绍标记图,并让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标记,教师帮助幼儿把标记贴在毛巾架的挂钩处。(分组进行)
  教师:小朋友的毛巾都有自己的标记图了,以后擦手就不会用错毛巾了。现在我们喝水的茶杯、早晨的晨检牌还没有标记,我们快快给它们贴上自己的标记吧!
  3、游戏“看谁找得快”。
  让幼儿分组找自己的毛巾、茶杯、晨检牌的标记,并给找得有对有快的幼儿发小红星。
  每人发放一个晨检牌,教师鼓励幼儿看清楚、记住自己的标记,再把晨检牌放到自己的标记处。教师这时要特别关注上个环节没得到红星的幼儿,帮助他们放对标记,并给予红星奖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以后要用自己专用毛巾、茶杯。
  教师:小朋友刚才给自己的毛巾、茶杯、晨检牌贴了标记,这些标记大家要爱护,不能随便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用自己的茶杯喝水,不会和别人的弄错。这样做,既清洁有卫生。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可根据活动的需要,教师知道幼儿在不同的玩具筐上不同的标记,帮助幼儿进一步分清各种标记的意义,熟悉自己的标记,懂得按标记取放物品。组织胆小、认识能力发展较慢的个别幼儿多玩“我的标记在哪里”的游戏。
  [家园共育]
  家长和幼儿共同自制一些标记,贴在幼儿的衣橱、玩具柜等处,让他们学会看标记取放物品;同时教育幼儿东西要归类,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不乱放乱扔。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