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6】艺术《美丽的橡皮泥花》
《美丽的橡皮泥花》是幼儿园中班的艺术活动。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美丽的橡皮泥花是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玩橡皮泥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说课时再根据活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方式方法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认识、了解、知道、掌握本活动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活动、操作活动等)发展基本动作能力,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绘画能力,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情感目标:对本活动的内容(唱歌、欣赏、科学探究等)感兴趣,喜欢参与;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大自然;养成____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活动: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能说出乳类食品的名字
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3、愿意每天都喝牛奶。
本活动的第1、2条目标在认知方面对幼儿提出了具体、恰当的要求。第3条目标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对幼儿提出了要求,虽然要求幼儿每天都愿意喝牛奶的要求较高,但却是合理的,幼儿有了愿意喝牛奶的态度,做到每天喝牛奶就不难了。同样是这个活动,有时目标的制定却存在着问题,例如这样的表述:
活动举例: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以上表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这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受到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难以让幼儿认识所有种类的乳品,只能按照具体情况认识乳品;其二,目标1为发展目标,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目标2、3却是教育目标,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述方式没有统一;其三,目标2中“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示过于笼统,没有以通俗、具体的语言来揭示牛奶等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
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述目标内容,是制定目标的重要环节。教育目标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同有异,区别主要在具体程度上。其共同之处是:
1、内容要全面,应包括所要发展的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2、要把发展内容表述得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以往把教育目标写得很笼统、含糊。如总目标中规定“动作协调、灵活”等,这都没有明白、准确地说明幼儿园应培养的这两方面的内容。低层次的目标内容更要表述得具体,如某中班幼儿跳跃活动的目标这样表述“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行为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A:谁?——audience 学习者
B:做什么?——behavior 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C:在什么条件下?——condition支持学习的环境
D:做到什么程度?——degree 行为的标准
3、要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因为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指标,是幼儿自身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也是教师要帮助幼儿达到的指标,而不是教师要传授的内容。以往习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表述幼儿发展目标是不准确的。
4、内容和要求始终和总目标、阶段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参考《纲要》)
(三)活动重难点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结合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及培养的能力,难点是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的内容,或者是幼儿当前的水平比较难达到的目标,或者是幼儿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是错误的内容,或者是离幼儿生活比较远的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1】语言《月亮》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①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②通过诗歌仿编,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③学习仿编,体验创作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